Skip to main content

教牧心聲 – 2025.09.06/07

教牧心聲 – 2025.09.06/07
關潔玲傳道

“夏令營回顧”

傳道書3:1「凡事都有定期,天下萬務都有定時。」

對許多家庭來說,暑假是個令人興奮的時期,因為孩子們放假了,青少年也獲得兩個月的自由。然而,對於有年幼子女的家庭來說,暑假也可能充滿挑戰,畢竟父母並沒有十個星期的假期。當父母雙方為了家庭生計都必須外出工作時,暑假期間照顧孩子的壓力和負擔就更加沉重。住在列治文的生活成本很高,如果沒有其他家人幫忙照顧,托兒費用會相當昂貴。有些家庭甚至難以安排休假或度假,因為他們的大部分金錢都花在孩子的暑期活動上。

列宣家的兒童日營始於 2009 年,為的是滿足家庭的這項需要。我們很感恩,過去15 年來,我們有機會在暑假期間服事這些真正有需要的在職家庭。最初只是二至四星期的日營,如今已擴展到六個星期,此外還特別為青少年增設了一週的青少年營,當中許多青少年都是兒童日營中樂此不疲的義工。雖然大多數孩子入營時間是上午九時到下午三時,就像他們上學一樣,但我們也提供課前和課後照顧。今年夏天,最早的孩子在早上八時半到達,最晚的孩子在晚上六時離開。為了確保持續性,我們每週只接受 20 個孩子,以便與孩子們建立更緊密的關係。我們也注意到,這項事工對家中只有一個孩子、又沒有其他親人能幫忙的家庭來說,尤其重要。我們優先服務教會的家庭,但如果還有名額,我們也會接受非教會家庭的申請。透過申請程序、等待通過程序、以及家庭僅報名其所需週數的體諒態度,使更多家庭能從這項事工中受益。

儘管一天很多小時,我們仍然感恩有機會澆灌在這些孩子身上,並透過這個迫切需要的幫助來祝福他們的家庭。這六星期的日營專注在聖經教導,也充滿了豐富的學習和實際的生活體驗。閱讀腓立比書 2 章3 節「看別人比自己強」很容易,但要真正活出來卻是個挑戰。孩子們精力充沛,但兒童日營團隊的能量不止與他們相同並超越他們,真是太好了。作為兒童日營團隊,我們相處的時間有時比孩子的家人還要長,這些時間讓我們能用基督的愛去認識、理解和愛他們。看到團隊為這些小生命服務,並在愛與理解的方面不斷成長,真是令人鼓舞。這個日營為所有參加者和每一位義工創造了一個群體生活的互動空間。

雖然日營團隊的每一個人都感到疲憊,但看到孩子們對耶穌的專注和愛日益增長,我們的靈也得到了鼓勵。也有些意外的驚喜,例如孩子們自發地唱歌,或重複一些對耶穌的禱告或表達。作為長輩,我們知道隨著孩子們長大,生活會面臨許多挑戰,不會總是像夏天一樣輕鬆自在。能夠在年幼時就認識上帝是很好的事,然而,當一個孩子能夠親自回應上帝的愛,並一生行走在祂的愛中,直到我們回到永恆的家,那才是真正的祝福。

四季更替,現在我們已經迎向秋天。我們感恩這個夏天以及它所帶給我們的服事機會,讓我們能分享祂的愛並成為祂的光。

教牧心聲 2025.8.02/03

教牧心聲 2025.8.02/03
劉展權牧師

弟兄姊妹大家好。感謝神的恩典,讓我能夠在這裡和你分享我的心聲。

在這半年,我們將會透過啟示錄來思考信仰生命。而在其中,我們讀到耶穌基督要使徒約翰寫信給亞細亞的七個教會。我相信耶穌基督也希望透過這些書信來對列宣家說話。當我們細讀這七個教會的時候,恍惚會看到一些列宣家的影子在當中。

在這七個教會中,只有兩個教會被稱讚,分別就是士每拿教會和非拉鐵非教會。他們被稱讚的原因就是在面對困難面前,他們依然持守他們的信仰,不以自己的意見為主,而是要堅定活出救恩的生命。要知道自己是否堅定,就是要在面對困難的時候才能夠知道。當一切順利的時候,根本不需要堅定。這兩個教會就是面對非常大的困難面前,堅定持守他們的信仰。

在這七封書信中,都不斷重複說,“我知道”。耶穌基督知道每一個教會的情況。耶穌基督知道列宣家的狀況。“知道”這個詞不像是我們所認知的那一種,是帶有一種親密的關係的。耶穌基督,我們的主,親自知道每一個教會所面臨的。就是因為這個“知道”,耶穌基督不會見到祂的教會的狀況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就是因為這樣,在一切的風浪中,我們可以悠然自得。

但是,我們必須要警惕,在啟示錄中那五個被耶穌基督責備的教會,他們到底發生了什麼樣的問題呢?我們的同工會和大家一起思考。但是有一點想在這裡和大家分享:不是一些外在的情況導致這些教會跌倒,而是因為內部的原因,導致這些教會被責備。這個就需要我們警惕了。很多時候,我們以為是外在的挑戰導致一個教會跌倒。但是,我們透過神的話語,透過歷史,我們讀到,縱使面對諸多外在的挑戰,教會依然屹立不倒。反而是因為教會內部的問題導致教會出現破口。有一個影響讓我非常深刻:有一天,太太在廚房切蘋果,就哀嘆了一聲,我以為她切到自己的手了。原來,她把蘋果切開之後,發現蘋果已經壞了。從外在看來,這個蘋果和其他蘋果沒有分別。要被切開之後,才發現蘋果是壞的,不能吃了。

弟兄姊妹們,我們要站立得穩。不單要同心抗衡世界所帶給教會的挑戰。同一時間,更要同心,堅定保護教會,不要讓教會出現破口,成為被敵人攻擊的地方。我們的敵人是非常聰明的,不會對著我們堅固的城牆攻擊,反而是對著城墻上的破口,無論那些破口有多大,都會成為敵人攻擊的地方。

那我們會得勝嗎?當然可以,那就是舉起救恩的盾牌,堅定持守我們的信仰,放下自己,順服在耶穌基督的帶領之下,選擇把破口修復,而不是把破口弄大。耶穌基督會給予我們所需要的來面對。

我們也需要為了教會的領袖們禱告。求主保守他(她)們,堅固他們(她們)的心。

願神祝福大家。願神祝福列宣家。

主僕,
劉展權牧師

作忠心至死的見證人 – 忍耐與得勝

教牧心聲2025.07.05/06
龔敏光牧師

作忠心至死的見證人 – 忍耐與得勝

轉眼間2025 年已過了一半,今年常常從媒體接觸的詞彙就是「關稅」,影響全球經濟增長。加上大國博弈,全球各地頻生的天災人禍 … 超強颱風、龍捲風、特大暴雨引發的洪災、疫
病的流行,加上地震,為人類的生存帶來不確定性。

我們生活在加拿大亦面臨各種不確定性…個人與家庭在移民後的適應、失業、升學、個人健康或親人離世的轉變。

人生就是充滿各種的不確定性。自耶穌基督受死、復活、升天後,教會迅速發展,羅馬帝國大部分地方出現教會群體。羅馬奉行君王崇拜,人民要以皇帝為神來敬拜,而基督徒卻以耶穌基督為主為神,拒絕敬拜君王。到第一世紀末,教會面臨極大的逼迫。使徒如彼得、保羅相繼在羅馬政權尼祿皇(Nero)統治下處決殉道。在羅馬皇帝多米田(Domitian) 掌權時,使徒約翰正牧養亞西亞地區的教會,他受到逼迫,被放逐到拔摩海島上,教會前景暗淡,充滿不確定性。

就在這氛圍下,榮耀的耶穌基督向約翰顯現,鼓勵他,堅固他 … 向他發出啟示 … 要他把耶穌基督的啟示向當時亞西亞七間教會發出,揭開神終極的救贖計劃及基督快來的盼望。

  • 啟1:3 讀這書上預言的人,和那些聽見這預言並且遵守書中記載的人,都是有福的!因為時候近了。
  • 啟1:8 主神說:“我是阿拉法,我是俄梅格;我是今在、昔在、以後永在,全能的神。”

約翰清楚知道他要為耶穌基督作見證,就要經歷苦難。啟示錄清晰地告訴教會,信徒要面對逼迫及末世大迷惑,要堅守神的誡命,為耶穌作見證,要忍耐到底,忠心至死。因為我們的救主耶穌基督已經得勝。耶穌基督已掌權並且快要歸來。

  • 啟12:11 弟兄勝過他,是因羔羊的血和自己所見證的道。他們雖至於死,也不愛惜性命。
  • 啟13:10 擄掠人的,必被擄掠;用刀殺人的,必被刀殺。聖徒的忍耐和信心就是在此。
  • 啟14:12 聖徒的忍耐就在此;他們是守神誡命和耶穌真道的。

啟示錄的信息,不單是為當時的信徒而寫,更是為歷世歷代願意跟從神的信徒而寫,提醒我們在經歷患難時仍堅守神的誡命,叫我們忍耐,忠心為主作見證,忠心至死,不與世俗妥協,不同流合污。邪惡勢力終必被消滅,得勝的信徒必定永遠與主同在,進入神為我們預備的新天新地。

  • 2:7 聖靈向眾教會所說的話,有耳的就應當聽。得勝的,我必定把神樂園裡生命樹的果子賜給他吃。
  • 2:11 聖靈向眾教會所說的話,有耳的就應當聽。得勝的,決不會受第二次死的害。

今年下半年的講道系列,我們會一起研讀聖經裡最後一卷書啟示錄,讓我們能在這充滿不確定性的世界,專一注視耶穌,祂就是我們信心的創始者和完成者(來12:2)。在這不確定的環境中,耶穌成為我們靈魂的錨,人生萬變,耶穌不變!

在你一切所行的路上都要承認他

教牧心聲 – 2025.06.07/08
陳榮基牧師

在你一切所行的路上都要承認他

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偶爾也有如意事點綴人生。信與不信的人都會遇上人生的迂迴曲折,箴言 3:5-6卻教導我們:「5 你要一心仰賴耶和華,不可倚靠自己的聰明;6 在你一切所行的路上,都要承認他,他必使你的路徑平坦正直。」

最近有一對主內夫婦與我分享他們在溫哥華首次置業的經過。他們移居加拿大差不多三年,由於工作已經安定下來,加上最近樓市轉向有利買家,他們開始留意合適的居所。他們將這事交在上帝手裏,開始為買屋的事禱告。在一個星期六下午準備出席團契活動之前,發覺有些時間,便順道去參觀一個正在出售的的城市屋。雖然已有四年樓齡,現場觀察發現這城市屋的狀況保養得十分好,屋苑的整體環境不錯,而且地點也合適,心裏便出現一個想法:這是否上帝為我們預備的居所呢?

由於他們沒有在加拿大置業的經驗,心裏有很多不確定。買屋始終是人生大事,他們的心情有點緊張。感謝主,就是因為一點不確定和緊張,叫他們二人開始一起禱告,一起尋求上帝的心意。之前他們都習慣各自禱告,很少一起禱告,買屋的事將他們的心靈和身體拉在一起,夫婦二人一同來到主的面前禱告。這是一幅多麼美麗的圖畫。他們定意作出決定前,先尋求上帝的心意,就像箴言所教導的一樣:在你一切所行的路上,都要承認上帝是你生命的主宰,都要先尋求他的心意,他一定會使你的路徑平坦正直。在過程中,太太擔心從那裏去工作的地方是否方便。在聖靈的帶領和丈夫的鼓勵下,她從工作地點乘座公共交通工具到那裏,發現比想像中簡單方便得多,時間也可以接受。心裏就更加歡喜這城市屋。

但由於他們定意將這事交在上帝手裏,定意先尋求上帝的心意,所以在經紀的催逼之下,在自己內心產生渴求的情緒之下,他們堅持繼續為這事禱告,直至心裏確實知道這是出於上帝的心意。他們繼續禱告等候,沒有走在上帝前面,卻帶着敬畏、忍耐的心,跟在上帝後面。就算他們因為需要祈禱而沒有第一時間回應業主的回價,在上帝的保守下,整個議價過程沒有出現其他買家跟他們競爭。在幾輪討價還價之後,他們在可以承擔的範圍內以低過業主叫價成交。在完全確定上帝心意之後,心裏帶着平安簽了買賣合同。

與此同時,有一位年青人與我分享他最近買車的經過。他一位同事的朋友因為急需離開加拿大,以超低價讓出有一部運動型多用途車 (SUV)。他知道之後覺得非常吸引,因為實在太便宜了,性價比極高。感謝主,他記得在一切事上要先尋求上帝的心意,所以他努力管控內心的衝動,開始在主面前安靜禱告。他也為這事與他的基督徒父親商量,他的父親便與他一起禱告。這真是一幅非常美麗的圖畫。在長大之後,他從未試過與父親一起禱告,這經歷既溫暖又深刻。幾天之後,父子二人對買車的事心裏同時感到平安,於是聯絡車主。在上帝的保守和帶領之下,這輛較市價低出三、四成的車,就成為這位弟兄的新車。當我們願意在一切事上尊主為大,尋求他的心意時,上帝就叫我們的路徑平坦正直。這是他的吩咐,也是他的應許。

作為牧者,見證弟兄姊妹的成長,為我帶來鼓勵和安慰。主耶穌真好,因為他愛我們,所以陶造我們、修剪我們、帶領我們人生的路。你願意你的路徑平坦正直嗎?

「接通能源」

教牧心聲 – 2025.05.10/11

歐陽鑽玲傳道

「接通能源」

一個小孩在與家人參觀黃石公園時看到那些很有動感的噴泉時非常興奮。其後在參觀一個靜止的美麗景點時,他說了一句有趣的話:“這個是沒有了電池嗎?”

“沒有了電池” ,這對我來說, 是一個提醒,要小心,勿忘記接上能力的源頭。曾經有一次,在聚餐時我負責煮飯。洗好米放進電飯鍋,並插上電製。及至餸菜準備好了,正要拿電飯鍋盛飯的時候,才發現飯未煮熟。原來電製是插上了,可是忘了按開關製。大家沒有飯吃,要等上约半小時才有飯吃。

主耶穌說:我是葡萄樹,你們是枝子。住在我裡面的,我也住在他裡面,他就結出很多果子;因為離開了我,你們就不能作甚麼。(约15:5) 。有如那電飯鍋,雖然插上電製,卻忘了按開關製,沒有接通能源,就無法產生真正的果效。

我房間的時鐘,在不久前漸漸所顯示的時間比正確的時間慢下來,原來電池漸漸耗盡了。主藉此提醒我:電池與電源的分別就是,靠自己內在有限的能源而運作,最終會耗盡,若是接駁電源,就有無止境的能源。我們的生命若非與主連繫,靠主的恩典能力去為神工作,事奉就只有勞力,(就只得個做字),沒有永恆的果效。若我們嘗試以自己的力量去面對挑戰及阻障,我們很容易變得乏力或氣餒。若我們凡事禱告、倚靠主,接通永不衰竭的能源,就有力量,為主奔跑,成就不可能的事。“我靠著那加給我能力的,凡事都能作。”(腓4:13)

願我們彼此提醒:凡事禱告,接通能力之源,倚靠主的大能大力,在事奉中,每天生活中支取神那永不衰竭的力量。

 

 

疾病、死亡、在基督裡的盼望

教牧心聲 – 2025.04.05/06
周力行牧師

疾病、死亡、在基督裡的盼望

“我們一生的年日是七十歲.若是強壯可到八十歲.但其中所矜誇的、不過是勞苦愁煩.轉眼成空、我們便如飛而去。” (詩90.10)

“他要按著那能叫萬有歸服自己的大能、將我們這卑賤的身體改變形狀、和他自己榮耀的身體相似。” (腓3.21)

很多年沒有患病至這樣重了。二月初的時候患上了嚴重的流感。身體衰弱不在話下,更是不停的發熱,體温徘迴在攝氏101-103之間,甚至到了104度。醫生亦診斷是流感,卻是沒有藥物可以治療,只能休息,讓身體漸漸的回復正常。醫生也提示說,雖然我沒有什麼其他的病徵,但很可能咳嗽等的症狀會在數天後出現。 果真,三至四天後,就真的咳個不停,甚至連身體都抽搐。接連數天都是如此,就再次去就診。醫生認為沒有什麼大問題的,但為確保無一失,還是去接受X光檢查好了。結果顯示,是轉變成肺炎了,就馬上開始用抗生素治療。也許是特殊的藥物,醫生說只需要五天的時間就足夠。後來發現這五天的藥物對我並不足夠,還得再增加二天。

這時,香港傳來噩耗——母親離世了。雖然母親是在睡夢中平靜安詳地與世長辭,但還是帶來不小的震撼。因為母親一直以來都很能照顧自己,包括她的健康。除了血糖過高之外 (她也能控制得很好),就沒有什麼其他問題。而我們早在去年年底就計劃了回港探望親人,一切都鐵定了、安排了。但一瞬間就得把計劃改變了。原來興高采烈的等待,一下子成了哀傷痛楚的靜默。很多的,以往母親在生活中的一點一滴,不論是暖心的照顧、諄諄的教誨、甚至嚴厲的斥責,都不自主地不時的一幕幕出現眼前。想到有太多安慰的說話再沒有機會說了,有太多的孝道不能盡了,有太多的關愛無法再表達了,就有一道莫名的哀傷,油然而生。“人有疾病、心能忍耐.心靈憂傷、誰能承當呢。”(箴18.14)

母親在安靜中永遠的離去了。因着主的恩典,母親的安息禮拜順利結束了。然而,我對她的憶念卻不曾減少。我想,悲傷是當然的,因為失去了全心全意愛護兒女及家庭的母親。但這悲傷卻不是為了母親,而是為了自己。因為母親已經在一個沒有“眼淚.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號、疼痛”的地方 (啟21.4),在享受著我們不能理解的福樂。信徒的盼望是有一天,我們也要到那榮美之地,享受主的祝福,眾信徒也必再在天家相聚。

如今,身體是康復了,卻也知道必然是一天比一天衰殘,有一天也必然與世長辭。信徒的盼望在於神的應許,祂要賜我們一個新的榮耀身體,與主復活後的身體相似 (腓3.21)。那將會是一個不再衰殘的身體,一個不再受疾病纒繞的身體, 一個不再會耳鳴眼模糊腰痛血管塞的身體;卻是一個可以永遠與神同在的身體 (啟21.3-4)。我盼望那一天的到來,就與那愛我的主在一起,直到永恆。

“55死阿、你得勝的權勢在那裡.死阿、你的毒鉤在那裡.56死的毒鉤就是罪.罪的權勢就是律法。57感謝神、使我們藉著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得勝。”(林前15.55-57)

教牧心聲 2025.3.01/02

教牧心聲 2025.3.01/02
劉展權牧師

弟兄姊妹大家好。感謝神的恩典,讓我能夠在這裡和你分享我的心聲。

本週三將會是傳統教會設立的(聖灰日)。聖灰日代表了我們將會踏入預苦期。基督教大公教會的年曆中最重要的節期乃「預苦期」(Lent)。從英文 “Lent” 一字的來源,我們可以明白「預苦期」的意義。其實 “Lent” 是古英語文 “Len(c)ten” 的縮寫,其意思乃「春季」,如荷蘭文 “Lente” 及德文 “Lenz (Lenzo)”。“Lenten” 不單是指春季 (Springtide),因它亦指「三月」(March),即這節期開始大部份的月份。

從早期教會傳統開始,「預苦期」首日乃聖灰日 (Ash Wednesday),是把去年棕枝日 (Palm Sunday) 用的棕枝燒成灰,然後塗在崇拜者的額上 (天主教徒有祝聖的儀式),用作悔罪的象徵 (參尼9:1),目的是信徒求主憐憫,能手潔心清準備迎接主的復活。

「預苦期」是40 天長 (由聖灰日起) 的設立是要讓我們把目光回到我們的信仰的根基,那就是耶穌基督的救恩。其實,有人會問,為什麼是40 天呢?當然「40」在聖經中有不少屬靈的意義,如摩西40 晝夜禁食後才領受「十誡」(出34:28),又如以利亞走40 晝夜到何烈山(西乃山) 與神相遇 (王上19:8);而耶穌是40 晝夜禁食後接受魔鬼的試探 (太4:2)。有一些弟兄姊妹會利用這個預苦期的時間禁食40 天,共6 週 (星期一至六,除了主日,計算由聖灰日 (星期三) 起,即4 天+36 天。一般的做法一天只進食一次(在黃昏或3 時後)。目的是專心悔改認罪,親近神。有一些弟兄姊妹可能會選擇為主的緣故學習「捨棄」,這個也成為這段「預苦期」間的一個操練靈性的方法。

但是,我相信無論是用什麼樣的方法來操練,目的不是要讓自己覺得比較屬靈,而是利用這個機會來親近神,因為知道我們能夠成為神的兒女,是白白的恩典,是耶穌基督的救恩所成就的。

列宣家在今年的預苦期預備了一本靈修手冊,希望能夠幫助弟兄姊妹透過經文,默想,禱告和禁食來幫助大家調教屬靈的眼光。感謝我們的過渡期牧師 Dr. Bruce Gordon , 從 Peace Portal Alliance Church 獲得該教會在預苦期所預備的靈修內容。我們把內容翻成了中文,希望大家在這個預苦期的時期,能夠騰出額外的時間來默想。

預苦期的目的,顧名思意乃在主受難前嘗試體驗主耶穌為我們成就的救恩,體會祂的博愛、溫柔、忍耐、勇氣與孤寂,與基督一同受苦、經歷試煉和得勝試探。讓我們好好地進入今年的預苦期,思想主的受難與復活。

如果你想要有一份的話,請你透過週刊所刊登的 Google Form 的連結登記。讓我們一起與門徒們同走這一條路,來紀念我們的主耶穌基督的救恩。

艱難恩典中的喜樂

教牧心聲 – 2025.02.01/02
班易安牧師

艱難恩典中的喜樂
腓立比書 1:3-11

許多學者都指出保羅寫給腓立比教會的信充滿了「喜樂」。當我們回想起保羅寫這封洋溢著喜樂的信時,他的處境似乎並不足以喜樂:他在獄中寫信!他如何在艱難恩典的季節中擁有如此的喜樂呢?因為神提醒他記念這個特別的教會如何能使他充滿喜樂的盼望。

我並不常認同使徒保羅,但是……在過去的六個月裡,Sherri和我意識到你們已經成為我們的腓立比教會。因著神在你們身上所作的恩典工作,我們有理由「每逢想念你們,就感謝我的神」(腓立比書 1:3)!

因此,當我們準備迎接新的英語事工牧師時,以下是一些我們將以感恩和喜樂記念你們的方式:

  1. 你們慷慨的精神:你們以各種方式與我們分享你們的生活,幫助我們重新適應這個「家」的地方。
  2. 你們無私的服事:我遇到過許多教會,當教牧領導出現空缺時,似乎神的權能和同在就消失了。但你們不是這樣的。你們繼續尋求神的旨意,在各事工上忠心、喜樂地服事!
  3. 你們美好的事工團隊:在列宣家服事期間,我們最大的驚喜之一就是發現這裡已有的出色團隊!牧師和同工之間有著卓越的合作精神,感受到他們共同渴望神在每個列宣家事工中的祝福!
  4. 你們渴慕神的話語:太多的教會因將神的僕人視為偶像而失去了神的喜悅。然而,很明顯,列宣家卻保留了祂的喜悅,因為你們渴望聽見祂的聲音!不是人的意見,也不是這個文化的潮流,而是sola Scriptura(唯獨聖經)!
  5. 你們對使命的熱情:我知道的每一個教會都說他們相信「愛神愛人」的大誡命,但很少有教會通過對「大使命」(「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的忠誠來證明這一點。這數十年來,看著神在各國的工作,能與一個如此熱心參與主收穫工場的教會,實在喜樂!

正如神在約書亞記中所做的那樣,神也在我們這個時期如此行。在祂的神聖智慧中,祂允許我們的教會經歷這個艱難恩典和教牧領袖過渡的季節。我深信這是因為,相對我們的舒適或事奉的「成功」,祂更渴望將我們吸引到更深層、更徹底的倚靠祂,祂是那「能做超過我們所求所想,甚至所想像」(以弗所書 3:20)的主。

正因為你們是這樣的人,我相信神的喜悅仍將常與你們同在,並且,「那在你們心裡動了善工的,必成全這工,直到耶穌基督的日子。我為你們衆人有這樣的意念,原是應當的;因你們常在我心裡……是辨明證實福音的時候,你們都與我一同得恩。」(腓立比書 1:6-7)。

信心的旅程

教牧心聲 2025.1.04/05

龔敏光牧師

信心的旅程

踏入2025年,我們仍然活在一個不確定的環境中…

• 難以預測的氣候變化所帶來的破壞力
• 美國新總統即將上任,未來加拿大經濟、環球經濟、地緣政治的緊張關係,大國博弈
• 我們的自己及家人的健康

在這不確定的大環境中,我們更需要定睛仰望那位創天造地,掌管整個宇宙及人類歷史不變的上帝,仰望為我們信心創始成終的耶穌,祂就是我們靈魂的錨。

基督徒的生命常被描述為一場旅程—這段旅程充滿了挑戰、勝利、挫折與成長的時刻。《約書亞記》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最生動且強而有力的旅程圖像,它描繪了以色列百姓如何從曠野的流浪進入並承受應許之地。透過以色列人的經歷,我們學到了關於信心、順服、領導力及神永不改變的應許的寶貴教訓。

今年為期半年的講道系列,名為「信心的旅程」,我們會研讀整本《約書亞記》,探索約書亞領導下以色列歷史中的關鍵時刻。我們的目標是發現這些發生在久遠過去的故事,如何與我們今天的生活產生共鳴。正如約書亞和以色列百姓面對試煉、誘惑、勝利和失敗,我們也同樣會經歷考驗信心的時刻。

透過這個系列,我們將揭示什麼是以信心為根基的生活。每一段經文都會帶給我們洞見,幫助我們學習如何信靠神的應許、勇敢順服、克服困難,並以堅定不移的信心走在神的計劃中。我們將看到神如何為祂的百姓作戰,如何因不順服而使祝福中斷,以及如何藉著重新委身而迎來新的開始。

無論你正處於變化或等待的季節、邁入新階段,或是在屬靈的戰鬥中,這個系列將鼓勵你在神信實的同在中繼續前行,堅定不移地走在「信心的旅程」上。我們將共同接受挑戰,抓住神的應許,致力過順服的生活,並相信祂會引導我們度過生命旅程的每一個階段。

讓我們一起學習,支取神寶貴的應許,與神同行,經歷神所賜下的恩典與祝福!

榮耀

教牧心聲 2024.12.07/08

周力行牧師

                                                                      榮耀

「榮耀」這詞彙在聖經中頻繁出現,但它的深度遠超過我們的理解。論到神的榮耀,我們常會聯想到祂的光輝、威嚴、聖潔,以及祂的作為。然而,榮耀不僅是外在的光輝,也包括神內在的完美屬性、全然的權能和威嚴。榮耀代表的是神的全能、聖潔、智慧和真理的彰顯,是祂一切屬性的總和。神的榮耀是無可比擬,是祂獨一無二的屬性。

我們需要認識的是,一切的榮耀都屬於神。神的榮耀不僅體現在祂的創造和奇蹟中,也體現在祂對我們的愛與拯救中。神清楚告訴我們:“我是耶和華,這是我的名;我必不把我的榮耀歸給別人,也不把我當受的稱讚歸給雕刻的偶像。”(賽42.8) 這句話表明,神的榮耀是獨一無二的,祂不容任何人、任何事物與之分享。

然而,人卻常有一種自然傾向,那就是爭取榮耀。這種傾向自亞當夏娃以來就可見一斑。撒但就是以神的榮耀誘惑夏娃:“你們吃的日子眼睛就明亮了,並且你們必像神一樣,知道善惡。” (創世記3:5) 撒但用這樣的話語誘惑夏娃,讓她渴望像神一樣擁有定善惡的權能和知識,自己能夠取代神的位置。換句話說,就是自己也有與神同等的榮耀。

日常生活中,這種獲取榮耀的誘惑常常不自覺地出現。在取得了一些成就,或是得到稱讚時,人的內心難免會有一絲興奮的情緒。在不同環境下可能會不自覺地把自己放在焦點,期待別人的認同和讚美。然而,聖經告訴我們,所有的榮耀最終都應該歸給神。無論是我們的成功、才華、還是努力,都是神賜予的恩典,並非我們自己憑著能力所得。

尼布甲尼撒王的事件給予了強烈的警示 (但4章)。這位巴比倫君王因為自己的偉大成就自傲,並且說:“這大巴比倫城不是我用大能大力建造作我的京都,為顯我威嚴的榮耀嗎?”( 但4:30) 然而,神立刻對他施下懲罰,使他失去理智,像野獸一樣過了七年。七年期滿,他恢復了理智,就認識到“他[神]的統治永無窮盡,他[神]的國度直到萬代”,並且宣告神的榮耀 (但4.34-37)。

在基督徒的生活中,我們更應該時刻警醒,避免觸犯神的榮耀。耶穌教導門徒:“你們小心,不要在眾人面前行你們的義,讓他們看見;如果這樣,就得不到你們天父的賞賜。”(太6.1) 因此,一切的行善或服侍,都不應帶有任何想要被人看見的動機。若心中帶著“我想被稱讚”的意念,就不是全然為神,也有為一己的榮耀。這樣的動機會使我們錯過真正的祝福,並且讓我們的行為失去神的心意。

信徒應該時刻謙卑,把一切的榮耀歸於神。所有的成就並不是我們自己努力的結果,而是神的恩典在我們生命中的彰顯。保羅提醒我們:“所以,你們或吃或喝,無論做什麼,都要為榮耀神而行。”(林前10.31) 這不僅僅是指那些重大的事,也包括每一天的生活,甚至是最平凡的吃喝,都應該出於對神的敬畏,至終目的就是要榮耀祂的名。作為基督徒,我們的生命應該是神榮耀的見證。當我們謙卑自己,把神的榮耀放在首位時,我們的生命就會被神的光照亮。

親愛的弟兄姊妹,有一位牧者曾說:「若有人在事奉神的時候不敢觸碰神的榮耀,那就沒有什麼事情是神不能透過這人成就的了。」甚願在事奉以後,人們的記憶裡只有神的恩典,沒有你我的影子。

「祂必興旺,我必衰微。」(約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