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活祭 (2016-04-02/03)

April 02-03, 2016
周力行牧師

曾經在法國有一位共產黨員在一份共產黨刋物 Paix Et Liberte 對基督徒有以下的挑戰:

“從改變社會的層面來看,福音實在比較馬克思哲學優勝得太多了。但一如旣往,最終我們會超越你們; 我們只有寥寥數人,而你們則是數以萬計。若你能想起基甸事件–只有三百戰友,你就能明白為什麼我是對的。我們共產黨員並不玩文字遊戲。我們都是現實的人,我們看見要爭取要得到的目標,我們就知道如何取得適當的門徑。為著黨的宣傳,我們只從賺取的工資中留下必須的生活費, 其餘的就盡數給黨; 我們也投放所有私人時間及部份假期時間。你們則投放只那麼一點點時間及那麼一點金錢在耶穌基督的福音上。若你們並不實行福音,又不傳福音,又不為福音而犧牲你們的時間及金錢,人們怎麼會相信福音的寶貴? 相信我,最後勝利的定是我們,因為我們能夠為共產主義犧牲一切, 甚至是我們的生命,就是為了社會公義能夠得勝。你們甚至不願意 [為福音] 弄髒你們的手。”

回顧保羅的最後一次宣教旅程 (使徒行傳18:23-20:38) 及到耶路撒冷的路程 (徒21:1-28:31), 都是充滿各樣的挑戰及患難。他因為福音的緣故受動亂的危險 (19章),被殺的危險 (23章), 船壞的危險 (27章)。保羅為傳福音而不眠不休的工作 (20:7), 為主被打 (21:32), 被審 (22, 23, 26章),更因為福音的緣故而被囚 (21:33; 23:35; 24.27)。但我們看到的,不單是保羅冒死的工作,我們更看見他的牧者心腸。保羅與以弗所長老最後的一次相聚 (20章) 中論及他“三年之久,晝夜不住的流淚勸戒”他們。另外,當眾人勸保羅因危險而不要上耶路撒冷時,他卻回答說“你們為什麼這樣痛哭,使我心碎呢? 我為主耶穌的名,不但被人捆綁,就是死在耶路撒冷,也是願意的。”按教會歷史記載, 保羅最後約在主後65年為主殉道。保羅為福音投上了他的一切!

你我當常反省:為主,為福音的緣故我犧牲了什麼? 謙卑(倒空)了多少? 我們的主所要的不是工作,而是從聖潔生命生活,愛神愛人(別人)的心態所衍生的服待 (參太7:22-23)。

“你們要效法我,像我效法基督!”(林前11:1)

 

預苦期 (2016-02-13/14)

February 13-14, 2016
周力行牧師

         「預苦期」(Lent) 是指復活節前的四十天 (不包括主日)。約在主後一百年的文獻中已開始記載基督徒在預苦期的活動。節期的四十天是源於耶穌基督四十日在曠野沒有吃喝,親近天父,又接受魔鬼的試探,然後才開始傳道的工作。因此, 傳統上這是一個嚴肅的節期。

預苦期的第一天被稱為「聖灰日」(Ash Wednesday), 基督徒在這一天會在額上塗灰, 作為悔罪的象徵。部份禮儀教會在聖灰日有崇拜。在崇拜中又會有聖灰禮, 就是牧者會用橄欖油及棕櫚樹枝的灰燼混和的聖灰, 在信徒的前額上畫上十字的記號。這習俗的根源是舊約的猶太人,每當在憂傷之時即撕裂衣服,頭蒙灰塵 (撒下1.2; 尼9.1; 斯4.1; 太11.21), 以表示在神面前謙卑悔過。本年度預苦期的第一天,也就是聖灰日,是農曆年初三 (二月十日)。

早期的基督徒在預苦期多以禁食禱告,自省悔改,思念基督耶穌的受苦受死為主要活動。禁食禱告之目的在於透過不進食或以僅能維時生命的最少量食物,操練更進一步的親近主,及明白主的心意。因此,禁食不是「節食」,更非一個炫耀個人「屬靈高超」的途徑。 從個人的挑戰來看:主耶穌基督為你放下了天上的榮耀,降生世上,受盡一切痛苦,你可願意為祂放棄一點食物,在禁食中專心的尋求祂嗎?

在這四十天,除了以親近主為專注外,就是學習捨棄及放棄。捨棄是把我們的壞習慣,或一些讓我們屬靈生命窒息的事情一刀兩斷。放棄是指為主緣故而把我們所享受的,愛喜愛的放下一段時間,取而代之的是尋求神,認識及知道祂的心意,與神建立更深的關係。當然,這不是因為祂有什麼缺欠,而是因為必須放棄了這些我們所以為的「寶貝」,才能得着更寶貴又永恆的祝福。你可願意?

願你在今年的預苦期蒙大恩。願一切榮耀歸於我們的主耶穌!願耶穌基督在我們身上得着祂當得的榮耀!

 

再思聖潔 (2016-01-23/24)

January 23-24, 2016
周力行牧師

“我是耶和華你們的神、所以你們要成為聖潔、因為我是聖潔的…” (利11.44)

保羅這樣的形容耶穌基督:“6他本有神的形像、不以自己與神同等為強奪的,7反倒虛己、取了奴僕的形像、成為人的樣式,8既有人的樣子、就自己卑微、存心順服、以至於死、且死在十字架上。” (腓2.6-8)  “從來沒有人看見神,只有在父懷裡的獨生子將他表明出來” (約1.18)。 耶穌基督的虛己必然是神 “聖潔” 的反映。

虛己、謙柔、順服、 為愛他人而徹底犧牲等都不是世界的聲音。世界的教導是:要爭取成功,而且必須要為自己拼搏! 努力不一定帶來果效,但若不主動的爭取,就必然不會擁有,也絕對不會成功 (無論成功的定義是富甲一方,權傾朝野,或是名傳天下)。

曾認識一位弟兄,盼望 “為神” 有一番的作為。他曾寫了幾行詞不是詞,詩不是詩的句子,用以景擬情的方式來表達他的雄心:

“大漠黃沙盪盪,

長空白雲滔滔;

水天相接處,是我乘風踏浪來。”

我想,壯志雖然可嘉,方向卻是大錯了。神若要用他,必然會磨練他,讓他知道若要為神所用,必須深深體會不能靠勢力,才幹,或人的努力來成就神的事工;必然要在温柔忍耐之中,按神所定的方式事奉才能得到美好的果效。神所定的方式,就如耶穌基督所走的路,離不開犧性與受苦。果然,神在以後的日子給予這位弟兄很多痛苦中的磨練。這些日子過去以後,我見這位弟兄成為更加柔和謙卑,更親近及依靠神,更能愛神愛人,他的事奉也顯得更有效的把人帶到神面前。

天父在不停的陶造祂的兒女們,讓每一位都趨近全然聖潔。如詩歌所記: “橄欖不壓成渣,怎能變膏油?葡萄不入酒醡,怎能變好酒?香膏不經打破,香氣怎能外流?自我完全粉碎,主旨好尋求。”

“所以你們既是神的選民、聖潔蒙愛的人、就要存 [穿上] 憐憫、恩慈、謙虛、溫柔、忍耐的心。” (西3.12)

   

 

面對哀痛 (2015-12-05/06)

December 05-06, 2015
周力行牧師

35耶穌哭了。36猶太人就說、你看他愛這人是何等懇切。”(約(11:35-36)

曾失去至親的, 生命就不再一樣了。

別論目睹死亡擦身而過所帶來的震撼, 就是許多年來每天所習慣的, 一夜間就徹底改變了。早上不會再攜手上班, 晚上回家再沒有笑臉歡迎, 東西亂放不再會有貼心的唠叨, 遲延的工作也再沒有緊逼的催促, 撥他的電話也不會被他接聽了!

不要對我說“別哀痛。”因為每每我也不能自已!  這深邃的哀痛, 已近乎我能承擔的極限了。這真是沒有人可以明白的悲痛!  最沉痛的莫過於“以後再也沒有機會了!再也不會聽見他的聲音, 再也不能見他的踪影, 再不能與他同享歡樂經歷, 也再不能讓他分擔憤慨傷痛了! 這是外人只能知道, 卻不能感受及理解的。這哀痛將陪伴我餘下的日子, 直到死亡到來的那一刻才能停止。

在切骨之痛中, 神啊, 祢的大能和慈愛在那裡? 當我心腑被悲傷絞碎, 如何能夠尋見祢的安慰?  在我以淚洗臉時, 祢只在遠處觀看嗎? 若我能敏銳多一點, 事情可能就有轉機, 為何祢不讓我多一點點的敏捷和智慧? 當祢容讓死亡把我撕碎之時, 我的信心如何能承載如此沉重的悲慟?  倘若祢還是沒有棄絕我, 就如祢的應許:“大山可以挪開、小山可以遷移.但我的慈愛必不離開你…”(賽54:10), 請祢解釋!

夜深人靜之時, 我漸漸想起: 神不單是哀痛之人的神, 祂分擔人的哀痛。“人不能見神的面, 因為見祂的面不能存活”(出33:20)。也許我們都認為這是因為人不能面對神太偉大的榮耀。但有人說正確的理解可能是人不能面對祂的哀痛而存活。也許祂的哀痛超越了人所能面對的。對哀痛的人祂沒有給予解釋 – 祂只是一同承受 (Nicholas Wolterstorff, Lament for a Son)。就如耶穌基督因為拉撒路的死亡而哭, 且哭的極其哀慟!就讓我謹記耶穌也哭了!

我知道, 自此以後, 無論我到那裡, 這悲痛都必然在我左右伴隨。日子將會一天一天的過去, 但時間只會讓它沉澱, 不能把它淡化。“主阿! 憐憫我, 幫助我! 在我輭弱之時, 請祢加我力量及信心。在我餘下的年日, 讓我所有的生命為祢燃盡。以致當我在天家與我的至親再相聚之時, 他 (他們) 能因我在世的日子為祢悅納而歡呼!”

我恍惚也聽見一微小的聲音:“是的、他們息了自己的勞苦、作工的果效也隨著他們。”(啟14:13)

再思聖潔 (2015-10-17/18)

October 17-18, 2015
周力行牧師

 “我是耶和華你們的神、所以你們要成為聖潔、因為我是聖潔的…” (利11.44)

“那召你們的既是聖潔、你們在一切所行的事上也要聖潔.” (彼前1.15)

神在舊約救贖以色列人出埃及以後, 要求祂的子民像祂一樣 – 聖潔。在新約中, 神藉祂兒子耶穌基督的寶血買贖了我們成為祂的兒女。 同樣地祂也要求所有屬祂的人成為聖潔。因此, 成為聖潔的命令 (“要” 聖潔) 之對象是所有信徒而不是一部份的基督徒; 也不是一可以隨意選擇的喜好, 而是必須追求擁有的。

“聖潔” 一詞, 在舊約中出現約700次, 而在新約中出現約270次。 “聖潔” 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聖潔” 的本意是 “分開/分別” (to divide), 意即從世界分開, 或是與世界隔離 (TDNT V1, p. 89)。 “聖潔” 所描述的是一狀態 (state) 而不是行動 (action)。因此, “聖潔” 是指神全然的屬性。換句話說, “聖潔” 是指神的完全 (perfection) 屬性 (TDNT V1, p.91)。 可見,  “聖潔” 不是無罪而是包括無罪。“聖潔” 也包括憐憫、恩慈、謙虛、溫柔、忍耐 (西3.12) 等性情。因此, “在一切所行的事上聖潔” 就是指人的內在生命在基督裡被更新而有着神的性情時 (彼後1.4) 之外顯行為。

一方面, 成為聖潔是神的恩典; 而另一方面, 信徒必須努力追求全然聖潔。聖經清楚的告訴信徒, 成為聖潔是神的主動及工作 (帖前5.23; 利21.8; 來10.29)。宣信博士在他所著的《全然成聖》一書中斷言成聖是神的工作, 是主的恩典, 也是聖靈的工作及果子 (I.3)。另一方面, 朗威廉 (William Dunn Longstaff, 1822-1894) 寫了一首詩歌 “成聖須用功夫” 提醒信徒成聖不是以守株待兔的形式可以得到的。要不然神也不用吩咐屬祂的子民 “要” 聖潔了。因此, 神的兒女們必須求主恩賜聖潔, 而同時又努力的追求聖潔, 每時每刻過聖潔的生活。

聖潔帶來什麼好處嗎?  大有好處! “人若自潔、脫離卑賤的事、就必作貴重的器皿、成為聖潔、合乎主用、預備行各樣的善事。” (提後2.21) 。聖潔的結果是能以被神所器重, 看為貴重, 得以與神同工, 被神所用, 成為多人的祝福。此外, “你們要追求與眾人和睦、並要追求聖潔.非聖潔沒有人能見主.” (來12.14) 聖潔者得以見主: 這是與主何等的親密, 得以與主每一天面對面的 同行同工。主要成為這人極大的滿足和保護, 這是何等大的祝福。

願滿有憐憫施恩的主使你成為全然聖潔, 願你盡全力的追求聖潔, 勝過追求一切。如此, 你必經歷 “只有祝福” 的一生。

 

美善的神 (2015-09-05/06)

September 05-06, 2015
周力行牧師

在出生以前,祢為我鋪張穹蒼,設立大地,使萬物按時滋生,成為美好。

在母腹之中,祢讓我漸成形體,百節成長,各效其職,我得以到這世界。

在繈褓之日,祢保守了我身體,不為疾病所勝,我得以日漸成長。

在孩提之年,透過父母我體會了祢對我的關愛無微不致,讓我在安全中探索世界的奇妙。

在糼年之時,初生之犢不畏虎,多少危險祢保守了,讓我生命得以存留。

在少年日子,漸見世情冷暖,人間多有不公不義,祢容忍我五十步笑百步。

在青年期間,祢多少次保守了我的腳,免得我滑跌。

在不惑以後,確知祢是宇宙間獨一真神,卻更明白祢是對人 (那怕是祢的兒女) 不公平的神:

人算是甚麼,你竟顧念他。

人偏行己路,祢卻不停尋找。

人在黑暗中行走,祢卻賜下真光,凡跟從這光的就不在黑暗中行走。

人生滿有憂患,祢卻在耶穌基督裡賜下平安,讓人在風浪中仍然滿有安全感。

人只擁有乾渴,祢卻使他生命成為活水江河,直湧流至永生。

人承認罪惡,祢稱他為義。

人步向滅亡,只一向祢回轉,祢即賜下永生。

人不斷失敗,祢卻使他得勝更得勝。

人帶憂慮到祢跟前,祢賜他喜樂。

人常傷祢心懷,祢卻一次又一次的赦免。

人在祢眼前自高自大,祢卻以身作則,謙卑地洗他們的腳。

人再三罔顧你警告,卻每次回轉祢都以愛相迎,好像慈父對待那回家的浪子。

能成為這一位又真又活全然美善之神的兒女,實在是上好無比的祝福。難怪保羅說 “我也將萬事當作有損的、因我以認識我主基督耶穌為至寶。我為他已經丟棄萬事、看作糞土、為要得著基督。”(腓3.8)。詩人密勒夫人 (Rhea F. Miller) 亦有同感地寫下美麗歌曲“ 我寧願有耶穌”。

詩人曾說“縱使把天作紙張,草莖為筆幹,海洋為墨水,世人齊心盡力描寫神愛; 紙張用畢,海洋蘸乾,仍然不能形容透徹。”我在這裡能表達的實在也只是滴水汪洋。盼望你能書寫的更深更廣,讓神得到更完全的榮耀。

願你在餘下一生的日子學效神, 與神同行同工。飽飽享受神的美善。有一天歡喜快樂的交賬。

 

 

空手而來、滿載而歸 (2015-07-25/26)

July 25-26, 2015
周力行牧師

世界有絕對的公平:就是所有人出生時都是二手空空的。當亞歷山大大帝死時把二手外露,顯明人死時甚麼也不能帶走。人生在世走一回,真的是甚麼也不能帶走嗎? 從聖經的角度來看,這論說並不全對。

保羅寫下:“那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當跑的路我已經跑盡了,所信的道我已經守住了。從此以後,有公義的冠冕為我存留… 不但賜給我,也賜給凡愛慕他顯現的人。” (提後4:7-8) 他又說:“所以我親愛的弟兄們,你們務要堅固不可搖動,常常竭力多作主工,因為知道你們的勞苦,在主裡面不是徒然的。” (林前15:58) 使徒約翰也記下神的啟示:“聖靈說:是的,他們息了自己的勞苦,作工的果效也隨著他們。” (啟14:13)。意思是信徒在世工作的果效要跟隨他們直到永遠。但信徒所作的一切事情神都必定記念而有賞賜嗎? 想也不盡然。因為聖經也記載: “人的工程若被燒了,他就要受虧損,自己卻要得救,雖然得救乃像從火裡經過的一樣。” (林前3:15)

那,怎麼樣的工作為主所記念呢? 簡單來說,我想,必須是在主裡的工作。 (約15:4-5), 也必然是以愛為根基的工作。 (約15:10, 12;林前13:1-3)

我沒有甚麼才幹恩賜能力體力事奉主, 也能得到很多嗎?  絕對可以!耶穌基督清楚的告訴我們“因為多給誰,就向誰多取,多託誰,就向誰多要。”(路12:48)。神所要求的是我們必須忠心 (林前4:2)。另外, 耶穌基督又用比喻闡明神所要的是盡的事奉祂而不單是結果,所以那領五千的賺五千及領二千的賺二千都得到同樣的稱讚。 (太25.21, 23)

占伊略 (Jim Elliot, 1927-1956) 是一位很有潛質及恩賜的年青人。當他神學畢業後便去厄瓜多爾(Ecuador) 的部落傳福音。只是他還沒有機會傳講一句的福音便被土人的長矛刺死了。在他的日記有這樣的一句話:“以不能保留的去換取不能失去的 – 他並不愚笨”(He is no fool who gives what he cannot keep to gain that which he cannot lose)。占伊略為主獻上了他的一切,包括他的生命,你願意與我一起盡力的獻上一切為主嗎?

從屬靈的角度看,世上有二類人, 就是屬神的與不屬神的。而屬神的人,也有二類: 一類是經過一生的勞碌,卻是一無所有的離開世界 (林前3:15),另一類則是豐豐富富的離開世界 (提後4:8)。盼望你在餘下的每一天都在作主喜悅的工,榮耀祂的名,成為多人的祝福。當你見主之時能夠歡歡喜喜的交賬及領受那永恆的公義冠冕。

 

 

你得了永生,他們呢? (2015-06-06/07)

June 6-7, 2015
周力行牧師

你可曾經回憶在你生命中那段無比乏味, 無奈的日子? 日復一日的上班上學, 週而復始的工作及考試壓力, 一浪又一浪撲面而來的生活難題。這百般的困難, 當中有的是情感上的, 有些是關係上的, 也有工作上的及家庭上的。日子不停的流逝, 只是不見出路。最後你接受這些困境就是生活的一部份, 這許多年也過去了。畢竟這就是人生。

直到有一天,有一位自稱是基督徒的人進前來, 邀請你回家。他說他是請你回天父的家, 一個永恆的家。回家?! 當然不用。我已經有一個不錯的家了, 而且看他也不是什麼成功人仕, 什麼得道之輩。他不停的邀請, 你不斷的拒絕。但這位基督徒還是死不放棄的再來邀請, 雖然面帶困窘。你始終也是被他的真誠打動了。 就去看一次吧, 免得他不停的纒擾我。  你這樣想。

第一次參加教會的聚會還是不錯。你慢慢的明白聖經所記載的, 也漸漸的清楚這些基督徒們所談論的救恩, 永生, 為神而活… 等。有不明白的你問了, 他們的回答也合理。經過一段日子的思考, 你心裡巳知這真理是可以接受, 也是應該接受的, 只是不知道聖經所應許的熟真熟假。有一天, 那位基督徒再來。只是這一次他是來邀請你接受救恩, 以後一生為主而活。你誠意地答應了。

今天, 還有千萬人未得這福音的好處。請聽神的嘆息: 「我的羊在諸山間、在各高岡上流離、在全地上分散、無人去尋、無人去找。」(結34:6) 這些都是屬於神的羊。這些羊並不在安樂窩中生活。論到這些羊, 聖經的形容是 ‘瘦弱的,’ ‘有病的,’ ‘受傷的,’ ‘被逐的,’及 ‘失喪的,’。這些羊有著牠們不同的需要: 瘦弱的需要食物及保護以致成為強壯, 有病的需要醫治以回復健康, 受傷的需要護理以得康復, 被逐的需被領回羊圈而得安息, 而失喪的需被尋找而回歸家園。

保羅說:「我傳福音原沒有可誇的.因為我是不得已的.若不傳福音、我便有禍了。我若甘心作這事、就有賞賜.若不甘心、責任卻已經託付我了。」 (林前9:17) 但福音的託付並不單適用於保羅一人, 乃是每一位的信徒。有一天我們每一位都必須在主面前交賬。倘若你今天沒有事奉崗位, 我們盼望你來我們當中, 與我們一起傳揚福音。

 

 

 

 

 

 

補還 (約珥書 2.25) (2015-04-25/26)

April 25-26, 2015
周力行牧師

有人說,人生就是遺憾。就如魚與熊掌,不可兼得 – 有得者,必有失。當你享受太陽高掛、萬里無雲的炎夏美景,你就不能同時處身於那純潔得讓君王都立時起敬的銀白世界;當你決意攀住頂峰去面對萬里山河我腳下的壯麗畫景,你必然要放棄乘風破浪的體驗。同樣的,當你定意要偏行己路之時,你就自然而然的離開了主的腳踪。

也許你曾說,神的路實在太艱難,我要選擇走那容易的路; 也許你曾定意接受世界的好處而放棄了天國的祝福;也許你曾決意追求世間的名利而放棄了積聚天國的財寶;也許你為了成為一位世人眼中成功人士而丟棄了神尊貴僕人的身份; 甚至,你為了滿足自己而丟棄了家人。你也許曾向自己許下永不後悔及承擔後果的誓言。

你卻一直以來都知道,神並沒有停止愛你,也沒有離棄你,祂在不停的提醒你,警告你,甚至多次的管教你。你卻叛逆頑抗,一意到底,不作理會。也許你今天失去了健康,失去了家庭。也許你是窮得只剩下金錢, 甚至是一無所有。你說你願意承擔後果, 但這許多年下來,最終知道代價實在太大, 而後悔也不濟事了。好像當日的以色列人一樣, 因為背棄神而被神管教甚至審判,以致一無所有 (珥1.4, 16-18)。不單如此,失去的太多,釀成的創傷太深,迷路走得太遠,今天的情境好比身處曠野,天地間無處容身,無根無蒂, 無去無從。

但,神說,“雖然如此、你們應當禁食、哭泣、悲哀、一心歸向我。” (珥2.12) 路不在前面,而在後面, 所以必須回轉,必須重新歸向神。神再說,“我打發到你們中間的大軍隊、就是蝗蟲、蝻子、螞蚱、剪蟲、那些年所喫的、我要補還你們。” (珥2.25)

是的,神說,那些年你所失去的時間,機會,親情… “我要補還給你。”只要你回轉! 沒有太大的罪神不能赦免,沒有太深的創傷神不能醫治,沒有太遠的迷路神不能引領,沒有太多的失去神不能補還。

我們的天父是獨行奇妙事情的神 (珥2.26)。祂的名字是“萬軍之耶和華”(瑪4.1)。 祂是我們的神。願你在餘下的一生緊緊的追隨祂,嚐透祂的慈愛,見證祂是那一位愛我們到底的獨一真神。

十字架 (2015-03-14/15)

March 14-15, 2015
周力行牧師

       屬靈生命之道就是十字架之途。耶穌基督明明的向跟從祂的人說 “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捨己、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 (太16.24; 可8.34; 路9.23) 。

十字架的路途有很深廣的意思。這是羞辱之道。十字架的刑罰在耶穌基督的年代是最羞辱的。背十字架的人到刑場的人要被途人鄙視, 恥笑。信徒必須要準備受世人的恥笑甚至是辱罵而不放棄跟從主。

這是窮乏之道。耶穌基督走往髑髏地之時什麼都沒有, 只有外衣和裏衣。信徒當願意為主的緣故而放下世上的享受, 甚至是一無所有。今天的信徒都願意 (為主) 拼命致富, 卻甚少願意為主的緣故而甘願貧窮。

這是孤獨之道。跟從主有時是極為孤單的。耶穌基督走這苦路時,一位門徒都沒有在祂身旁,只有祂自己一個人在走。屬靈的道路有些時候真是孤單得不能言傳的。甚至父母妻子兒女都不明白的。但在屬靈的成長過程中,卻是必經之路。

但最為痛苦的, 莫過於這是死亡之道。十字架所要求的是全然放下:你的罪, 你的偽裝, 你的雄心壯志,你情感的羈絆, 你的執著…你的一切。你努力着追求認識主事奉主, 掙扎為主捨棄一切,卻清楚知道自己的屬靈生命無甚進展。然後突然有一天,你看見了自己的內心, 讓你驚訝的不是你的無知及軟弱, 而是那叫人目瞪口呆, 心中對主的高傲本性。這時你面對的是個抉擇: 是完全放下,或是依然故我。你若願意完全放下,神必按祂的美意模造你,讓你更有基督的樣式, 滿心柔和謙卑,充滿屬靈的生命力, 隨時隨地成為神的榮耀,人的祝福。

“但我斷不以別的誇口、只誇我們主耶穌基督的十字架,因這十字架、就我而論、世界已經釘在十字架上,就世界而論、我已經釘在十字架上。” ( 加6:14) 十字架已經產生了功效。只是你有讓這十字架的能力在你身上發生果效嗎? 還是 “就我而論,耶穌基督還是在十字架上, 就世界而論,我在十字架下觀看”?

這是榮耀之道。十架途也是唯一通往永恆榮耀之路。保羅說“那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當跑的路我已經跑盡了,所信的道我已經守住了。從此以後,有公義的冠冕為我存留” (提後4.7-8),又說“我想現在的苦楚,若比起將來要顯於我們的榮耀,就不足介意了。” (羅8.18)

“凡不背著自己十字架跟從我的,也不能作我的門徒” (路14.27)。你若沒有背你的十字架,壓根兒就是還沒有資格跟從耶穌基督。盼望你我今天都在背着十字架跟從主,而且持守這道,直至見主之面。求主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