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re are no upcoming events at this time
There are no upcoming events at this time
There are no upcoming events at this time
There are no upcoming events at this time
家事報告:
1. 歡迎您與我們一起敬拜神!因新冠肺炎大流行,自3月14/15日起,暫停所有教會聚會,大家可透過www.rcac.ca 網上收看或收聽崇拜證道。
2. 粵語祈禱會 :逢週二8-9pm在Zoom網上進行。祈禱事項及Zoom ID及密碼將以電郵發給大家。8月18日為普通話事工及以斯帖團祈禱。
3. 「聖言齊齊翻」– 請保留答案至另行通知,凡交回答案者可得紀念品一份作獎勵。八月聖經問題可於網上填寫https://bit.ly/2ZY1Cka 。
4. 成人教育部邀請了聖言資源中心加拿大分會總幹事藍志誠牧師,在本會以Zoom互聯網視聽平台主辦粵語「十步釋經法基礎」研習班,裝備列宣家弟兄姊妹進深學習研讀聖經及帶領查經。報名請登入:https://bit.ly/3i9obIK,8月23日截止。
• 日期:2020年9月5, 12, 19, 26, 及10月3, 10日(逢星期六);
• 時間:2:00-4:00 p.m.
5. 本週六準時7:30pm,AYAYA Online 會上載於教會網站,歡迎弟兄姊妹任何時間參與我們的網上崇拜。本週講題:「從兩個王的愚昧看神的主權」,經文:列王紀上12:1-24。
6. 「匯」20期 電子格式已在列宣網頁出版 電子格式已在列宣網頁出版。請聯絡教會辦公室索取瀏覽密碼。
7. 教會奉獻:自本年四月初實施,感謝弟兄姊妹透過“Tithe.ly”網上奉獻。為了方便大家及減低手續費用,由6月1日起,本會新增電子轉賬奉獻方法,直接透過你的銀行賬戶轉賬到列宣銀行戶口,收款人請填寫“treasurer@rcac.ca”,並在電子轉帳訊息欄中填寫你的姓名、奉獻號碼及奉獻類別,以便我們記錄。會眾仍然可以透過“Tithe.ly”以信用咭在網上奉獻。
8. 本年度差傳預算為190,000元,至今奉獻收到85,438元,與目標還有一大距離;約90%的預算都用以支持宣教機構及宣教士,請切切為事工的需要代禱。如欲經濟上支持事工,請於奉獻封上註明「差傳」。
9. 本年度感恩節浸禮將於10月11日舉行,現正開始接受報名,8月16日截止。申請表格可於辦公室索取,申請者必須完成基要真理班。
10. 2021長老提名委員會:施尚哲、黃世棋、吳子強、歐樂妍及主席李耀全牧師已展開長老提名工作,請大家代禱。長議會現有3個長老任滿退任:黃世棋、施尚哲及巫尚威。
11. 9月5/6日基教/青年崇拜證道經文為詩篇119:9-16,粵語崇拜將由青年事工負責帶領。
12. 重返教會– 由8月1日開始,我們歡迎小組返回列宣進行實體聚會。聚會地點除指定之200室及103室外,新搭建四個帳篷在戶外停車場作聚會地點。詳情可參閱刊網上《重返教會指南(RTC)》8月4日更新版,2.8. 我可以使用的地點?
13. 每週崇拜週刊的詳細內容可於列宣網頁查看,www.rcac.ca,請瀏覽細閱有關連結(Link) – 家訊、教牧心聲等。
14. 辦公室代禱:
• 潘啟華傳道於8月1-17日休假。
肢體及牧者消息及代禱:
1. 八月二十二日及二十三日 崇拜講員:陳榮基傳道(週六青崇)、周力行牧師(週六、主日粵語及主日普通話)、潘啟華傳道(主日英語)。
2. 身體不適肢體:李慕慈、鄧陳有、黃益松夫婦、鍾德和、劉黃玉蓮、吳葉菁、葉周煥萍、陳見三、余鄧玉瑤、陳黃雪芳、梁伯中。每週二祈禱會我們將更具體為他們代禱。
宣教/機構消息:
1. BC內陸短宣及Hazelton短宣,現因新冠肺炎疫情而暫緩 ,敬希垂注。
講道大綱及筆記:
週六青崇、週六、主日粵語及普通話崇拜
講員:劉展權傳道
講題:王國分列(1):從兩個王的愚昧看神的主權
經文:列王紀上12:1-24
羅波安的愚昧 (12:1-24)
耶羅波安的愚昧(12:25-33)
神的主權
講題預告:
2020年:開到水深之處 III:
7-9月主題:國度興衰、匹夫有責 (1)•列王紀上、下之經訓
• 8.15/16 王國分裂(1):百姓叛亂 (王上12:1-24)
• 8.22/23 王國分裂(2):神僕受誘 (王上13:7-32)
• 8.29/30 王國分裂(3):詭詐受罰 (王上14:1-20)
• 9.05/06 基教/青年崇拜 (詩119:9-16)
• 9.12/13 王國分裂(4):改革復興 (王上15:1-24)
• 9.19/20 聖樂崇拜/差傳 待定
• 9.26/27 王國分裂(5):變本加厲(王上15:25-16:7)
教會行事年曆
• 8.17-21 暑期兒童日營 #3
• 8.24-28 暑期兒童日營 #4
• 8.09 Community Meal (E)(取消)
• 8.15/16 敬老崇拜
• 8.16 敬老愛筵(延期)
• 8.16 申請感恩節受浸截止報名
• 8.18 Prayer Meeting (E)
• 8.21-23 傳福音訓練(取消)
• 8.29 福音晚會(取消)
• 9.05-07 普通話事工退修會(取消)
• 9.05- 「十步釋經法基礎」研習班
10.10 (逢週六)
• 9.07 勞動節公眾假期
• 9.11 兒童事工奉人員訓練
• 9.12/13 青年/基教崇拜
• 9.13 兒童主日學教訓練
• 9.15 Prayer Meeting (E)
• 9.23 AWANA 開始
• 9.18 Jr. High F’Ship 團契
• 9.19 Mark F’Ship 團契
• 9.19/20 聖樂崇拜
• 9.20 兒童/青年主日學開始
• 9.20 兒童主日學家長會議
• 9.20 普通話愛筵(取消)
• 9.20 長議會會議#5
• 9.25 AWANA 家長會議
April 28-29, 2018
李耀全牧師
“Stressed or Depressed?” 意即你是否感到壓力重重或情緒低落(抑鬱)?差不多每一天我在溫哥華開車必經之路有一間售賣大麻(marijuna或 cannabis)的店舖,以上述的名為商號。他們標榜大麻能處理壓力產生的情緒,甚至情緒抑鬱,而事實上大麻有醫用,亦有娛樂用。麻主要應用部位乃雌性大麻的花與毛狀體,有效的化學作用為四氫大麻酚(THC)。有國家看大麻的使用為非法,有國家加强監管,但國家
包括加拿大即將對其使用合法化。到底我們該如何看「大麻」的好與壞呢?
事實上,有醫生相信大麻對某些病人有止痛作用、抗精神病效應和控制癲癇等。但若大麻從「醫用」變成「娛樂」用途是否其害多於其利成為社會的關注。當我們檢視大麻的傷害性,離不開其成癮性、對中樞神經系統的「傷害」,以及它是否「入門毒品」(GatewayDrug)等。
有研究指出,大麻的成癮性(及傷害性)比吸煙和酒精來得輕,部分原因乃因它產生的藥效能維持在1到4小時之間(而香煙只能維持 15分鐘左右),故此我們可以說一些大麻依賴者每天最多吸食5次。「成癮」的定義簡單來說是「依賴性揮之不去的習慣」,所以,關注的重點在:「大麻成瘾者是否會身不由己地吸食,同時嚴重影響他生活?」
事實上,對中樞神經系統的傷害,大麻與酒精一樣會影響人的中樞神經系的運作,有造成精神疾病的風險,尤其是青少年人;若攝取大量造成嚴重的傷害便相對地更高了,故有人稱它為「軟性毒品」。除了醫用外,娛樂用途(如吸煙)可說是有百害而無一利!
大麻是否一個“門戶”的毒品是最其爭議性的問題。有研究顯示,不少人使用大麻後會使用其他更强烈的毒品。不過有人卻認為香煙及精才是真正的入門毒品。面對大麻使用將在加拿大全國合法化,以上三個問題都值得我們關注。盼望大麻合法化之同時有嚴謹的管制減少大麻的傷害性,尤其我們當在成長中的青少年人!朋輩壓力往往是不良習慣最大的因素,故此最好解決是透過朋輩輔導與教育。
December 05-06, 2015
周力行牧師
“35耶穌哭了。36猶太人就說、你看他愛這人是何等懇切。”(約(11:35-36)
曾失去至親的, 生命就不再一樣了。
別論目睹死亡擦身而過所帶來的震撼, 就是許多年來每天所習慣的, 一夜間就徹底改變了。早上不會再攜手上班, 晚上回家再沒有笑臉歡迎, 東西亂放不再會有貼心的唠叨, 遲延的工作也再沒有緊逼的催促, 撥他的電話也不會被他接聽了!
不要對我說“別哀痛。”因為每每我也不能自已! 這深邃的哀痛, 已近乎我能承擔的極限了。這真是沒有人可以明白的悲痛! 最沉痛的莫過於“以後再也沒有機會了!再也不會聽見他的聲音, 再也不能見他的踪影, 再不能與他同享歡樂經歷, 也再不能讓他分擔憤慨傷痛了! 這是外人只能知道, 卻不能感受及理解的。這哀痛將陪伴我餘下的日子, 直到死亡到來的那一刻才能停止。
在切骨之痛中, 神啊, 祢的大能和慈愛在那裡? 當我心腑被悲傷絞碎, 如何能夠尋見祢的安慰? 在我以淚洗臉時, 祢只在遠處觀看嗎? 若我能敏銳多一點, 事情可能就有轉機, 為何祢不讓我多一點點的敏捷和智慧? 當祢容讓死亡把我撕碎之時, 我的信心如何能承載如此沉重的悲慟? 倘若祢還是沒有棄絕我, 就如祢的應許:“大山可以挪開、小山可以遷移.但我的慈愛必不離開你…”(賽54:10), 請祢解釋!
夜深人靜之時, 我漸漸想起: 神不單是哀痛之人的神, 祂分擔人的哀痛。“人不能見神的面, 因為見祂的面不能存活”(出33:20)。也許我們都認為這是因為人不能面對神太偉大的榮耀。但有人說正確的理解可能是人不能面對祂的哀痛而存活。也許祂的哀痛超越了人所能面對的。對哀痛的人祂沒有給予解釋 – 祂只是一同承受 (Nicholas Wolterstorff, Lament for a Son)。就如耶穌基督因為拉撒路的死亡而哭, 且哭的極其哀慟!就讓我謹記耶穌也哭了!
我知道, 自此以後, 無論我到那裡, 這悲痛都必然在我左右伴隨。日子將會一天一天的過去, 但時間只會讓它沉澱, 不能把它淡化。“主阿! 憐憫我, 幫助我! 在我輭弱之時, 請祢加我力量及信心。在我餘下的年日, 讓我所有的生命為祢燃盡。以致當我在天家與我的至親再相聚之時, 他 (他們) 能因我在世的日子為祢悅納而歡呼!”
我恍惚也聽見一微小的聲音:“是的、他們息了自己的勞苦、作工的果效也隨著他們。”(啟14:13)
November 28-29 2015
李耀全牧師
Sophia,我們親愛的姊妹趙何佩儀,在身體不適不足兩天的時間,便在星期二 (24/11) 晚上深夜前離開了塵世!趙志行 (Michael) 弟兄目睹他自己的愛妻再沒有生命氣息時,對Sophia 母親輕輕地說:「Sophia 已走了! 」 Michael 欲哭無淚,眼淚只能向內流,因病情急轉直落,在24小時Sophia 從急症室轉到ICU 搶救無效,連互相道別的機會也沒有! 千萬個「為什麼!Why!」但家人和我們都得不到解釋,沒有任何答案。原來生與死只是一線之隔,生離死別就是在轉眼之間。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又多了一個死一般的實例。但Sophia喜樂的笑容,樂觀積極的個性,和活潑開朗的靈性,縱然人不在,卻永遠留在每一個認識她的人心裏,永不消滅!
基督徒一定會問:「一個那麼愛主、愛事奉、愛人如己的姊妹,那麼快便離開。何解?」親眼見証這事的我,在自己也沒有答案時,只能再回到神的話語,看看何謂「義人的死」,因Sophia定是「義人」。先知以賽亞如此說:「…義人被收去是免了將來的禍患。他們得享 (原文作 “進入”) 平安,奉行正直的人在墳裏(原文作“床上”安歇 (賽57:1-2) 」
「義人」 “奉行正直”,過著正直敬虔的生活。Sophia 在眾親友、會友眼中,肯定是個「義人」。當「義人」被賜生命的神「收回」,原來是免了我們未曾見到的「禍患」,可以是更痛苦的災害。神的智慧比我們的高。對祂所愛的「義人」,他 / 她的死乃是「進入」平安,而他 / 她的死就像在「床上」永遠的「安歇」。這是因為「在耶和華眼中看聖民的死極為寶貴。」(詩116:15) 在主耶穌從死裏復活的角度來看,死亡已失去「毒鉤」 (林前15:55) ,死亡乃與主同住的開始 (林後5:8) 。Sophia現已得著無人能奪去的「平安」,她現已在主的懷抱裏永遠「安歇」!
對痛失愛妻、愛女、愛妹、愛…的您和我,我們怎能得著安慰呢?我再記起 <我心靈得安靜>的作者 Horatio Spafford,在大西洋痛失他四個女兒的時候,因他想起主十架的大愛及主將快再來,使愛主的人再相見,便寫下美麗的歌詞,是充滿盼望的。盼以此互勉:「有時享平安如江河平又穩,有時憂傷來似浪滾,不論何環境,主已教導我說:我心靈得安靜,得安靜。」
June 20-21, 2015
龔敏光牧師
我家前門的通道有一行植物,有杜鵑花和繡球花,它們生長茂盛,向上及向橫伸展,令通道變得狹窄,師母一日下午拿起剪刀來修剪樹枝樹葉,而我在樓上休息。突然聽到她的尖叫聲和動物的尖叫聲,我便急忙跑到窗邊看個究竟。只見一隻小鳥圍繞著師母飛翔,從左到右,從右到左,一邊飛,一邊尖叫,好像在宣示主權,維謢牠的領土、領空,而師母卻因此受驚。看見這情境,我突然醒悟,我呼叫師母不要再剪,立即遠離,可能樹裏面有雀巢,於是我到屋外那樹叢查察,細看樹叢裏果真有一雀巢,有一隻雀媽媽坐在上面,正在孵蛋,而那雀爸爸正是守護者,試圖驅趕牠的敵人,就是師母。自此之後,我們一家都非常小心,每次出入正門,都是靜靜地,避免打擾牠們養兒育女。過了一段日子,我觀察到雀巢裏出現四隻幼雛,雀爸爸殷勤地覓食,把蟲送到牠們的嘴裏,而雀媽媽在雀巢旁守謢。幾日前,師母又拿起剪刀來修葺旁邊的其他樹叢,那雀爸爸立刻採取行動,向師母轟炸,試圖把雀糞射向師母,幸好沒有命中。我取笑師母說,牠一定是點了你的「相」。
這幅圖畫讓我想起父母的偉大,他們含辛茹苦把我們養大。今日藉父親節向我的父親及所有父親致敬。與此同時,這幅圖畫也讓我想起我們的天父上帝。像雀爸爸一樣,天父為祂的兒女爭戰,不容仇敵侵害他們。在出埃及記 14 章記載,神把以色列人帶到紅海邊,以色列人看見法老帶著他的馬兵及戰車追趕他們,就非常懼怕,向耶和華呼求及向摩西發怨言。摩西對以色列人說:「耶和華必為你們爭戰,你們必須安靜,不要作聲。」(出 14:14)於是在以色列營前行走的神的使者,轉到他們後面去,雲柱也從他們前面轉過去,立在他們後面,分隔埃及營和以色列營,使整夜彼此都不能接近。最後,神把法老軍兵葬身紅海之中,以色列人卻安然渡過彼岸,這一幕讓以色列人經歷神的可靠!
像雀爸爸一樣,天父知道祂兒女的需要,按時供應他們所需。從舊約到新約,這位神都是一樣的,像昔日被主母撒萊苦待的夏甲怎樣被神看顧而稱神為看顧人的神(創 16:13)。主耶穌也曾這樣說:「你們雖然不好,尚且知道拿好東西給兒女,何況你們在天上的父,豈不更把好東西給求他的人嗎?」(太7:11)
我們的父母會日漸衰老,不能像從前一樣保護我們,但我們的天父卻是大有能力和大有憐憫,讓我們常常倚靠天父,常常到主恩座前求,常常親近祂。
May 30-31, 2015
李耀全牧師
教會第一位殉道者乃司提反(Stephen),是當時耶路撒冷教會七位執事之一(徒6:1-7)。因他滿有恩惠能力,在民間施行大奇事和神蹟,有幾個稱為“自由人”會堂的人對他不服,便出面與他辯論。但因司提反靠著聖靈和智慧說話,他們就抵擋不住。結果這些人便煽動民眾、長老、經學家(文士)造假見證,控訴司提反(徒6:8-15)。最後,他被群眾用石頭將他打死(徒7:54-60)。從頭到尾,司提反都站立在福音的基礎上,寸步不讓,至死忠心。到底他勇氣來自那裡呢?
司提反有好的見證、滿有聖靈、智慧充足(徒6:3),他亦是一位滿有信心(徒6:5) 的人,是靠著聖靈和智慧說話(徒6:10)。面臨控訴者的攻擊時,作者路加再說「司提反被聖靈充滿」(徒7:55)。原來,司提反勇氣的秘訣,是因他被聖靈充滿,滿有智慧之言與信心之舉。
司提反的話語有三個特色,值得我們學習:
2.1 言之有物 – 司提反只能即時回應控訴,卻是頭頭是道,井井有條,詳盡 地說出整個以色列人之歷史,由他們袓宗亞伯拉罕,到以撒、雅各、約 瑟,又將焦點放在摩西 (他被控改變摩西傳給他們的規例) 來反駁。
2.2 言之有理 – 司提反有條理地指出以色列人歷代的背逆與神的憐恤與拯 救,他將這主題串連起來,振振有詞,令控訴者無可反駁。
2.3 言之有膽 – 司提反對著群情激憤,毫不畏縮。他大膽稱控訴者「頸項剛 硬」並指他們(受了割禮的猶太人) 「心和耳都未受割禮的人」,他這份 「勇者無懼」乃因他靠聖靈大膽發言而對方是「時常抗拒聖靈」(徒7:50)。
因司提反面對攻擊時,「被聖靈充滿,定睛望著天,看見神的榮耀,並且看見耶穌站在神的右邊」(徒7:55)。當他說出他這異象,便徹頭徹尾地觸怒了他的控訴者,因為猶太教的人不能接受司提反將耶穌擺在「神的右邊」。隨後他的禱告更顯出他的勇氣與忠心背後的安寧(serenity) 與博愛。像耶穌一樣 – 將自己交給父神 (路23:46),司提反充滿安寧將自己交給耶穌(徒7:59),又像耶穌為敵人禱告(路23:34),他充滿博愛地向主求告說:「主啊!不要把這罪歸給他」(徒7:60),真的是「仁者無恨」。
May 23-24, 2015
陳宗遠傳道
這幾個月,替人照顧兩頭小狗。牠倆雖是孿生姊妹,性格卻大大不同:姊姊非常斯文,滿有淑女樣式,喜歡依偎人旁,安靜睡覺,不亂跑動,也不會隨便跑上鋪有地毯的二樓;妹妹則相反,非常活潑,常常舔人,但性格剛烈,像個男仔頭,而且妒忌心重,不願與姊姊分享主人、食物,更常常趁我們不為意的時候跑上二樓,在地毯上便溺,使我們為之氣結。當然,牠倆也有帶給我們歡樂的時候。
由於兩頭小狗個性不同,我們對待牠們的時候,也會採取不同的態度。起初,我們較為喜歡那頭溫順的姊姊,不自覺抗拒那頭頑皮的妹妹。有時候,我們甚至對妹妹實施活動管制,卻給與姊姊「自由行」地位。後來良心發現,醒覺到是同時照顧兩頭小狗,而非單單一頭我們喜歡的小狗。所以,我們後來盡力公平對待,不能重這個、輕那個。當然,近日姊姊也有反叛的時候:就寢之時,採取不合作行動,反身躺臥地上,拒絕返回狗窩,需要調遣人手,將之抱離現場。
兩頭小狗,讓我們反省人際相處的功課。有時候,我們會否不自覺以不同態度對待他人?對於那些跟我們性格相近、看法相似、趣味相投的人,我們會否容易接納他們、關心他們、認同他們?對於那些我們不喜悅的人,我們會否抗拒他們、輕視他們、疏遠他們?又會否有意無意,在言行、面色、舉手投足方面傷害他們?
聖經告訴我們,神不偏待人(徒十34)。神藉著兩頭小狗提醒我們,要學習心胸廣闊,接納、尊重、愛護不同個性的人(羅十二10),並且要盡心、性、意、力,以神的愛去愛人(可十二30)。當然,這絕非容易,因為尤其看見一些不合理、不公平的事情,心情自然有如倒翻醬缸,七上八落,容易動氣。
其實,只要我們留意每天生活點滴,留心所言、所行、所思,就不難發現自己的缺欠、盲點、罪性。問題是我們願否誠實面對自己的軟弱,願否回到神那裡得著釋放、改變﹖只要我們願意突破,破除壞脾性、壞習慣、壞心態、告別自以為是,定能更加為神所用,成就更美更妙之事。
May 16-17, 2015
李耀全牧師
「神啊!懇求祢賜我那份安寧的心,
去接受那些我不能改變的事,
亦賜我勇氣,
去勇敢地改變我能改變的事,
更懇求祢賜我智慧,
能分辨兩者的不同。」(淺譯)
這禱文(Serenity Prayer)自大學時期是筆者生命的座右銘。它源於紐約協和神學院神學家雷茵霍尔德‧尼布尔 (Reinhord Niebuhr, 1892-1971),禱文出自1943年 (二次大戰期間) 他講的一篇道。以上版本乃普及的縮短版,常被人引用作為立志或祈求內心安寧的禱文。自大學至今,每逢遇上大小挫折與挑戰,都不其然用此文為禱。此禱文何解?
有時我們會面對一些不能改變的事。雖然它們不是我們能改變的事,接受卻又談何容易。若要接受往往是痛苦、歪理或錯誤的事,單靠自力、自己的意志,是無法做到的。故此我們需要神所賜的安寧。此時,我們需要的是他力,是主給我們的力量與安寧,主耶穌對門徒說:「我留下平安給你們,我把自己的平安賜給你們;我給你們的,不像世界所給的。你們心裡不要難過,也不要恐懼。」(約14:27) 使徒保羅亦教導我們憂慮時,最要緊是帶著感恩禱告。「神所賜超過人能了解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穌裡,保守你們的心思意念。」(腓4:70)
但有時我們會面對一些巨大挑戰、滿途荊棘、重重陷阱,或被人無理排擠、攻擊。單靠胸前一個「勇」字衝動行事,不但不能克服這些難處,反而是一種愚昧的心態與行為。真正的勇氣與「為所當為」息息相關,若這些挑戰乃屬我們個人責任或該學的功課等事情,我們便勇於承擔。真正的勇氣也不是出於自己,乃出於他力。基督徒的勇氣出自神對祂的百姓如此說:「不要懼怕,因為我與你同在;不要四處張望,因為我是你的神,我必堅固你,我必幫助你,我必用公義的右手扶持你」 (賽41:10)。
有時我們需要忍耐如聖經所言:「…忍耐產生毅力,毅力產生盼望」(羅5:4)當然我們不可斷章取義,因保羅所言的忍耐乃來自耶穌基督(羅5:1)。但有時我們卻需要英勇無畏,可是這種「勇氣」與「頑固不化」乃一線之隔!故此我們更需要的乃主所賜的智慧,作出分辨。雅各如此總結我們的議題:「你們中間若有人缺少智慧,就當向那厚賜眾人,而且不斥責人的神祈求,他就必得著。」(雅1:5)
May 09-10, 2015
龔敏光牧師
在我生命中,有兩個對我很重要的女人。一個是我的妻子,另一個是我的母親。在成長中我感受到母親無微不至的愛,照顧我的衣食住行。我感謝神,我信主後不久,便向父母傳福音,他們接受了主耶穌基督為他們的救主。母親信主後,第一樣她學會的就是為我這個兒子禱告。由於我移民溫哥華,而她身在香港,不能像從前一樣在香港那樣關愛我,唯有向全能的上帝禱告,求神保佑我。
說來慚愧,很多時候都是母親來電問候我,多於我致電給她。每次談話,她都會問及我的近況,特別關乎我的事奉。她會把我講道和其他事奉的日子寫在日曆上,按時每天為我祈禱,使我在事奉上得力。我心想,世上還有誰比母親對自己的兒女更掛心?我相信這是神奇妙的作為,讓嬰兒在母體內懷胎達九個月,加上出世後由母親餵哺母乳,讓母親跟孩子有著獨特的連結關係。母親實在是我生命中的禱告勇士!為此我要公開要表揚她:「媽媽,我多謝妳!為妳感謝神!」
聖經中不少神僕,背後都有一個禱告的母親,支持他們的事奉,先知撒母耳背後的哈拿,主耶穌背後的馬利亞。在教會歷史中,第四世紀的神學家奧古斯丁,曾經是一個信奉異端的摩尼教徒,過著荒淫的生活。他母親孟尼迦去找主教幫助,主教這樣回答:「暫時由他去罷,你能做的就是禱告…你的孩子將因你的禱告和眼淚而得回來。」孟尼迦專心為兒子禱告,九年後他脫離摩尼教,十五年後他與同居的情婦分手,神應允這位堅持禱告的母親。
我們當中為人父母的弟兄姊妹,倘若你的兒女現在離開神或還未信主,或沉溺於網上世界或其他罪中,不要灰心,不要放棄,讓我們首先學習成為禱告的父母。願意以一篇禱文互勉。
主啊,我知道照你心意養育孩子是一件我本能所不及的事,我知道我需要你幫助我。我要與你同工,並親自蒙受你的恩賜:即智慧、洞察力、啟示與引導。我也需要你的力量、忍耐及你豐盛的慈愛湧流貫穿我,教導我如何以你愛的方式去愛人。我懇求你在我裡面動工。幫助我能公義、正直地活在你面前。將你的法則指教我,使我能順服你的誡命,行你眼中所喜悅的事情。成為一個敬虔的榜樣。賜我必備的技巧知道如何溝通、教導、並撫育孩子,使我能成為合你心意的父母。教導我如何禱告,並真正為這孩子的生命代求。主啊,你在聖經中說:「你們禱告,無論求什麼,只要信,就必得著。」(太廿一22)我奉耶穌的名祈求你增添我的信心,使我相信你在我的禱告中去引導我的孩子。(節錄自〈如何為你的孩子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