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Autumn Harvest

Aug 15-16, 2020
Rev. Raphael Chow

Cool wind breezing, clear moon shining, sunset gleaming, twilight captivating – this is autumn.

Spring is mixed with cold and warmth, shying people away from time to time; the aggressive summer sometimes makes people breathless; and the winter, the tyrannical winter simply puts people stay away. When autumn quietly comes, she simply transforms the sky and the earth without rush and force. The dawn was dressed in golden and reddish colored clothes, the sun became gentle, and the trees were hung with brown-red and light-yellow coats, and the geese who scraped and talked lined up and flew over the sky, and the red and crimson clouds in the distance took the blue sky. Such a noble scene just suspended the time.

Autumn is also a time of joy. Farmers plow in spring, cultivate in summer, harvest in autumn, store in winter. They prepare the soil and plant seeds to start cultivation in spring, irrigate and fertilize in summer. Autumn is the day to harvest crops. Farmers celebrated with joy on the autumn harvest day. This happens around the world: Pentecost in Israel, Thanksgiving in many North American and European countries, and autumn harvest festivals in the East such as China and Vietnam, to name but a few. After much sweating, the fields of jade become sea of gold ready for harvesting, budding of flowers turned into fruits ready for picking. The joy of the farmer is certainly incomprehensible.

This, I think, is similar to spiritual life. Seeds planted in our hearts as we have accepted God’s Word (Matthew 13:3-23; Luke 8:4-15), and Heavenly Father sends His servants to water it (1 Corinthians 3.6). But our hearts must accept and persevere (Luke 8.12) the Words – persevere against trials (Luke 8.13), overcome the temptation of riches and pleasures of life (Luke 8:14), and eventually bear fruit in patience (Luke 8:15), just like good seeds. Matured crop, I perceive, does not meant works. Rather, it is the Christ-like character (Gal. 5:22-23). Work merely reflects our spiritual character. Otherwise, we might be trapped in delusion, just like those keep working and even do many mighty works in the name of the Lord but are not remembered by the Lord (Matthew 7:22-23).

Have you harvested anything this autumn? Can our Heavenly Father harvest any fruit in your heart? Would that be love, joy (happy and contented in God), peace (harmonious living), patience (keeping calm in provocation), kindness (good for others, generosity), goodness (focus on the benefits of others), faithfulness (trustworthiness), gentleness (humility), self-control (control of one’s emotions, impulses, or desires) (Gal. 5:22-23) that He gets? Yes, this is easier said than done. But the Lord will help us (John 15:2). If we continue to endure without giving up, we will stand firm in victory eventually.

May the Lord be satisfied and filled with the bountiful harvest of our serving hearts. May the name of our Lord be glorified.

秋收

Aug 15-16, 2020
周力行牧師

風清清, 月明明, 霞彩巧捷, 暮色醉人, 秋意濃濃。

秋, 沒有初春的寒暖交雜, 讓人時有瑟縮; 也不像炎夏的激進, 令人喘不過氣; 更不像嚴冬的強橫, 叫人迴避三舍。容容而來, 漫漫而遊的秋, 不急也不燥, 不忙也不亂, 在不知不覺間, 就改變了天空大地。晨曦披上金黃又帶淡紅的彩衣, 太陽變得温文和煦, 樹木掛上了棕紅淡黃的小外套, 刮刮交談的雁兒列隊飛越長空, 遠處殷紅緋紅的雲霞把尉藍的天襯得高貴無比。此情景, 叫人忘了時間的流逝。

秋天也是歡樂的時節。春耕、夏耘、秋收、冬藏: 春天翻土下種開始耕種; 夏天灌溉施肥除雜草; 秋天是收成莊稼的日子。農家人在秋天收成的日子歡騰慶祝。如, 以色列有五旬節, 北美及歐洲多國有感恩節, 東方多國如中國越國等有秋收節。在春天夏季不停的辛勞以後, 眼見所種下的種秄成為幼苗, 從糼苗經除草灌溉漸長成熟, 從翠綠的田變為金黃的一片而終可收割; 又或是菓樹經過修剪施肥, 目睹開花結果而可以採摘, 農家的歡愉相信是外人難以完全理解的。

我想, 在屬靈的層面也是相若。種秄撒在我們的心田, 好比我們接受了神的道 (太13.3-23; 路8.4-15), 天父又差祂的僕人澆灌 (林前3.6), 但我們的心田必須是好土, 能相信接受又持守(路8.12),能面對試練而堅持(路8.13), 又能勝過被今生的思慮錢財宴樂的引誘 (路8.14), 才能在不斷的忍耐中結出成熟的子粒 (路8.15)。我再想, 成熟的子粒並不指工作, 而是屬靈生命的成長, 是性情越加像耶穌基督 (加5.22-23), 而這些性情的素質是反映在我們的工作裡。否則的話就可能落在錯誤裡了, 正如那些不停工作甚至是奉主名行異能但不為主所記念的人一樣了 (太7.22-23)。

今年的秋季, 你有什麼收穫嗎, 天父能在你的心田有什麼收成嗎? 仁愛 (愛), 喜樂 (因神而歡愉滿足), 和平 (和諧), 忍耐 (在挑釁中保持平靜)、恩慈 (對別人有益處, 慷慨)、良善 (注重別人得益處)、信實 (信靠, 能信賴的)、23溫柔 (謙卑)、節制 (克制自己的情緒,衝動或慾望) (加5.22-23)? 知易行難嗎? 的確是不容易的。但主必幫助 (約15.2), 只要不斷的在忍耐中操練而不放棄,至終必能得勝。

願你我的心田讓主得豐收而滿足, 並非因無收穫而悲慟。願你我的心田因結果累累而讓神的名得榮耀。

試驗與試探

Feb 22-23, 2020
周力行牧師

有說:「雅各書一章論到人若能忍受試探就必蒙福」(雅1:12)。試探必然來自撒旦,因為路加福音記載「魔鬼用完了各樣的試探、就暫時離開耶穌。」(路4.13)。神不試探人(雅1.13),卻「試煉」人(加4:14; 路8:13;徒20:19)。撒但試探人要讓人失敗跌倒,而神試煉人是要使人得勝得祝福。對嗎?

不全對!「試探」及「試煉」在新約是同一字(peirasmos)。這字有雙重意思:考核某物件的本質及特性,及刻意使人犯錯1。有一位聖經學者說得好:「試煉或試探, 都是指神刻意的把一個人放在可能失敗跌倒的困境中。若這人能忍受過去的話,他的信心或愛人必有大躍進。」

如此看來,信徒面對,甚至常常面對艱難的困境是理所當然。一方面是撒但不停的威迫利誘,用盡方法要讓信徒跌倒;另一方面也是神使用各種環境使信徒的屬靈生命更強韌,像耶穌基督一樣能在面對撒但的試探時能經得起考驗,以信心愛心勝過逼迫及邪惡。旣是試煉的困境,就一定不會容易忍受,甚至是真的忍受不了時那艱境還是持續。別怕,神旣應許「你們所遇見的試探,無非是人所能受的,神是信實的,必不叫你們受試探過於所能受的,在受試探的時候,總要給你們開一條出路,叫你們能忍受得住」(林後10:13),信徒就必然可以經過,又在過後得祝福。

從另一角度看,學生不能高過先生(太10:24)。若撒但是窮了牠的能力試探主耶穌基督(太4:1-11),牠還會放過你我嗎?不!因此,問題就不是為什麼困厄連連,讓人喘不過氣,而是當問如何能在幾乎忍受不了的情境下仍然能,倚靠神而堅忍下去, 讓生命再被轉化,更像耶穌基督,更能在黑暗的世界面前見證主耶穌基督,見證神的能力可以使人勝過邪惡!

回顧古今以來眾信徒的腳踪,有那一位是沒有受過試探試煉而能為神成大事,讓神的名得大榮耀的?我想不起一位。我也想不起有一位信徒沒有遇過試練的困境。在試煉之中,多有忍耐得勝的,在信心愛心上大有長進;但失敗的也不少,變得艱難過後怨天尤人,與朋友成了仇敵,甚至在教會中也消失了踪影。

不經烈火再焚燒              泥土不能成為精緻的瓷器

不經過風雨                      天空沒有瑰麗的彩虹

不經過嚴冬                      開不出燦爛的花朵

不經酒醡的壓榨          葡萄出不了美酒

不經打破的玉瓶              香膏不能釋出香氣

不經無數的跌碰              舞者不可能舞姿優美

不經死亡的生命              信徒不可能成為祝福

願在試練中榮耀神。

1 BDAG, s.v. “πειρασμός.”

短宣行

Dec 07-08, 2019
周力行牧師

豔陽高照,氣温攝氏三十,每天總有一次傾盆大雨。這是泰國的冬天。

這一天,靈修及早點過後,短宣隊來到一處戶外的工場,體驗泥磚屋的製造。工場中只見一300來方呎有蓋無牆的簡陋棚子,用以儲存泥磚,也有一個完成了不到一半的泥磚屋,一個儲水器,一片約400方呎的草地,此外數千呎的地方就是一片3呎來高的亂草。棚子前面有二個直徑約6呎,深約1呎的窪地,用以和泥作磚。

短宣隊首先開始學習做磚。窪地中已放有作磚用的泥及水。約三四位短宣隊員赤腳的走下去,就用腳把水並泥混和。我們下到窪地以後就不停的用盡氣力以腳踩踏。若發現泥中有小石子的時候就須把小石子扔掉。當然,小石子很多時候是又尖又硬的,所以在踏上這些小石時就不大舒服。我們踏了不到一小時就已經大汗淋漓,需要休息休息。休息過後,就再工作,直到泥漿完成以後,工作人員就把糠粃加進泥漿裡再混合。把混好了的磚泥放進一個長方模,把空氣擠掉,約30磅的磚便完成了。約4小時以後,大家都疲乏得要命,都坐在椅子上或草地上歇息。短宣隊只是工作數小時,得到了一天的體驗,但宣教士們卻是每星期用一整天到工場工作。他們的心志毅力我們在參與中得到了難以言傳的體會。

在那地區,宣教士們所服侍的是農民居多。一所普通兩層的平房子須用他們一生所賺到的金錢才能建成。但泥磚屋只需普通房子的十份一的費用,更可以自己修補。所以,宣教士們除了向他們傳福音外,也幫助他們改善生活,就好像早年來華的宣教士們一樣。

這只是印支半島短宣旅程中的一個小片段,卻足夠讓所有短宣隊員能更深刻的體會宣教士的犧牲及心腸,以致愛主的心被挑旺,事奉的心志被激勵。

論到「短宣」,有人沸騰,有人無動,有認為必須,也有認為可有可無。我想: 短宣或許可以這樣理解–透過研讀聖經可以認識聖地,但當你到過聖地以後,你對聖地的認識就不再一樣了。同樣地,透過宣教士或短宣隊員的見證我們能得着祝福,但當你參與短宣後,那地方,那地的宣教士及弟兄姊妹,那地方的事工對你來說必然不再一樣。你所得的是親身的體驗,是百倍的祝福。盼望下一次的短宣行程你在其中。

 

死水、活水

Oct 19-20, 2019
周力行牧師

死水所在之地帶來咒詛

死水不動、十年如一日

死水出於人的本性

死水不能孕育大地的生命、所生產的是危害

在死水中看見

像似真珠的泡沫、鐵片上有赤豔紅花、銅塊上滿鋪碧玉翡翠

其中所充滿的

是不義、邪惡、貪婪、惡毒、嫉妒、兇殺、爭競、詭詐、毒恨1

死水帶來各類熱病、痢疾、甚至死亡

信心把死水

潔淨了、更新了

轉化死水為活水的是

信心

活水帶來健康、生命的復甦

當中所充滿的

是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節制2

在活水中只看見

充滿活力的氣泡、清澈透明而純淨的 ―― 水

活水中充滿生命、更供應生命的必需

活水源於神的恩典

活水不停、常更新變化

活水所到之處祝福滿盈

1羅1.29

2加5.22-23

 

夏日隨想

Aug 03-04, 2019
周力行牧師

碧海藍天,萬里無雲,鷗鳥群出,花草爭妍,和風撲面 — 盛夏。

有些人在豔陽高掛之時,選擇閒處在樹蔭底下,戴上太陽眼鏡,手持一杯透心凍飲,欣賞着不時的鳥飛蝶舞,聆聽着海浪柔柔的輕拍岸沙,享受一個懶洋洋的下午。對這些愛好大自然的人來說,享受人生,莫過於此。另一些人卻喜樂於與家人或三數好友或連群結隊,離開繁囂閙市,或暫居小城,或穿洲過省,到處遊歷,體驗不同的風土人情,也趁機品嘗各種異鄉美食。萬里路勝萬卷書,能有機會有能力越過萬里路,也是祝福也是恩典。

在熱得連蟲也懶得動,烏鴉也懶得覓食之際,不為人注意的小螞蟻們卻在不停的尋找及囤積食物;同樣地,小蜜蜂們也是沒停沒了的在採集花蜜,為着過冬而努力不懈。我想牠們從來沒有計較是否有足夠的休閒時間。只是在有限的生命中盡他們的努力,完成使命。

我想,宣教士也是如斯。當世人在計劃如何憩息,他們卻在計劃下一季度的外展;當世人在考慮如何利用假期,他們卻在思索如何推展事工,讓神的國度得以擴展;當世人在計算可以如何如何認識嶄新的文化,他們卻在尋找創新的方式與他們所服侍的羣體打成一片。

我深信, 耶穌基督也是不停不休地工作。祂在開始傳道以後,就日夜不停的工作,以致有些時“他們連喫飯也沒有工夫”(可6:31)。有一次,耶穌基督是太累了,以致船在海中甚至要沉下去時,祂還在船中熟睡, 以致門徒需要“來叫醒了他,說:夫子,夫子,我們喪命啦”(路8:24)。另一次,猶太人對耶穌說“你還沒有五十歲 ”(約8:57)。耶穌基督那時只有三十來歲,何以外表好像五十歲之人?我相信是祂把自己的生命像根首尾齊燒的蠟燭,三年間就把自己的生命為世人耗盡了。

保羅也不諱他是“比眾使徒格外勞苦”(林前15:10), 也“23 …比他們多受勞苦,多下監牢,受鞭打是過重的,冒死是屢次有的… 27受勞碌,受困苦,多次不得睡,又飢又渴,多次不得食,受寒冷,赤身露體”(林後11:23, 27)。他是效法基督 (林前11:1)。

我們並不是不顧昔身體,因為身體也是聖靈的殿 (弗5:29; 林前6:19)。只是一切都應該是為主:工作是為主,休息也是為主,安靜獨處是為主, 遊歷異國也是為主。願你的生命都是為主。到主人出現之時,就“得著稱讚”(林前4:5; 彼前1:7)。

故事收藏家

Jun 08-09, 2019
周力行牧師

可曾收藏過什麼嗎?

小學時候,也不知道是什麼緣由,有同學帶了他的一本郵集與大家參閱,就掀起了一陣集郵風潮。一時間同學們都在暢談各國的郵票,各類的郵票,不同主題的郵票,各式系列的郵票。下課後學校就成了市集,談論的談論,交換的交換,好不熱鬧。但也許是毅力不足,也許是缺乏時間,這熱潮還堅持不到數個月就過去了。

中學年代,認識數位收藏樹葉的同學。他們差不多每一本書都有最少一張書籤是樹葉製成的。有大的,有小的,有紅的,有綠的,有黃的,有紫的,單葉的,有複葉的,更有一些是處理過的,只留下美麗的葉脈,各式各樣,目不暇給。但也許是興趣轉移了,也許是功課重了,也沒有那一位在畢業後還堅持收藏的。

有位朋友某天在沙灘上偶然遇上一枚瑰麗的貝殼,從此就開始了他收藏貝殼的人生。他並不瘋狂,也不成癮,只是悠遊地遇上了喜愛的便收集下來。也許在海濱,也許在沙灘石灘,也許在店舖中, 也許在旅遊的路上。他也不介意買下喜愛的。數十年下來,他所收藏的有數百枚。但畢竟大的美麗的都必須購買,也不容易遇見,他的收藏也在多年前就停頓了。

也許意想不到的是有好些人在收藏故事。當中大多數曾深深體會生命的虛空,卻只能無奈的面對;另一些在黝黑的路上往來奔跑,卻只是在原地團團轉。這些人在無望中得到了恩典,就認識了光,接受了光,也跟從了光。從此,他們活在平安喜樂之中,生命也就活潑起來。絕望的在盼望之中得到力量,漫無目標的得了清晰的方向。他們按光的指引到處往來,有的離開了自己的家鄉,有的在本城本鄉;有的把世界一切的好處都放下了,有的不以自己的性命為念。他們把自己的生命擺上,只是為了要更多的人認識光,接受光,跟從光。他們收藏的是生命轉變的故事,是重生的故事,是永生的故事,更是永恆的故事。 這些故事, 有的被記載下來,被公諸於世,就如彼得,保羅、約翰、奧古斯丁、十架約翰, 王明道… 等;但更多的故事是不為人所知,只寫在他們的生命樂章之中,藏了起來。

你收藏了什麼有一天可以獻給主的故事嗎?

「那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當跑的路我已經跑盡了,所信的道我已經守住了。」(提後4.7)

死寂以後

April 20-21, 2019
周力行牧師

嚴冬驅趕了暖風,推走了晴陽,帶來了一片灰暗,撒了一地的凋零。樹木懼得褪了一身的茂葉,芳草怕得臉色也變得灰綠,小動物無奈地躲進自己的巢穴,人們也回避了嚴冬的肆虐而寧可安待家中。

嚴冬能逞威的日子畢竟有限。當初春帶着和風及春雨緩緩地席捲而來,嚴冬就只能不得已地節節退讓。

當春回大地之際,櫻花即以灼灼之華宣告嚴冬已全然敗退,鬱金香也不甘示弱的站起來的一唱一和。樹木醒了,換了一身的嫩綠;芳草活潑起來了,披上一身微翠;小動物也群舞翩翩,潑出一地生氣,人們也隨之步出窩居,在大地上享受着春天的氣息。

生命中的四季也是相若。嚴冬之時,好像萬物的生機都絕了,四處無出路,只能瑟縮一角。但當嚴冬過去,初春再臨,生命又好像再次得着能力,那怕面對更嚴峻的挑戰也可以迎刃有餘。沒有嚴冬,不知道樹與草的生命力;沒有生命中的嚴冬,不知道我們屬靈生命的境況。在安寧舒適中稱頌神容易,在艱難中讚美主則必須有強韌的信心。但信心是從逆境中經歷神而來的。

“人非有信、就不能得神的喜悅,因為到神面前來的人,必須信有神,且信他賞賜那尋求他的人。”(來11.6)

你害怕嚴冬嗎?別忘記:“你們所遇見的試探﹝應作試練,下同﹞、無非是人所能受的,神是信實的,必不叫你們受試探過於所能受的,在受試探的時候,總要給你們開一條出路,叫你們能忍受得住。”(林前10.13)

我要能看見

February 23-24, 2019
周力行牧師

 “17…不要懼怕!我是首先的,我是末後的,18又是那存活的;我曾死過,現在又活了,直活到永永遠遠;並且拿著死亡和陰間的鑰匙。”(啟1.17-18)

人生路上,總有晴有雨,有平坦路途亦有崎嶇山徑。但崎嶇難行的窄路總是多得很。就如晉書所記:“天下不如意,恆十居七八”。保羅也說“凡立志在基督耶穌裡敬虔度日的,也都要受逼迫”。耶穌基督更說:“在世上你們有苦難”。因此,基督徒也必須面對艱難與挑戰。只是在每天所經歷的艱難或挑戰之中,你是否只看見無奈及苦痛,或你能在這些事情的背後有所看見?

使徒約翰在年邁之時被放逐拔摩島,相信那是他人生中最艱澀的一段日子。在那些日子中約翰沒有忘記神,深信他在主日中還是單獨的敬拜主。在這時候,主耶穌基督向他啟示了異象,又吩咐使徒約翰為眾教會記下所看見的異象。

耶穌基督向使徒約翰啟示了祂是榮耀的主,也是掌權的主。從祂的衣飾“身穿長衣,直垂到腳,胸間束著金帶”我們能看見祂的尊貴。“他的頭與髮皆白,如白羊毛,如雪”顯明了耶穌基督是滿有智慧及公義的主。“眼目如同火焰”表明了祂是無所不見無所不知的神。“腳好像在爐中鍛煉光明的銅,聲音如同眾水的聲音”展示了耶穌基督的權柄和能力。祂的榮耀不可言傳。因此當使徒約翰看見主時就只能懼怕得“仆倒在他腳前,像死了一樣”。這位慈愛的主卽“用右手按著”及安慰約翰。耶穌基督在眾教會中行走,祂清楚知道你在任何時候的情況,在祂周圍更有千萬天軍歌頌跟隨。有這樣的一位主在你身旁,你還有什麼應該擔憂懼怕的嗎?

昔日有一瞎子不停的向主高呼,求主耶穌基督可憐他,讓他能看見。(可10.46-52; 路18.35-43) 當然,這瞎子不是單要能夠看見耶穌基督,而是要得到正常視力,主也應允了他。但盼望你我也向主呼求,要能夠看見榮耀的主,以致我們能夠無論在任何境況下均可因見主而得力,又在平安及喜樂中奔走天路,且越走越起勁。

 若你在艱難中不氣餒,堅持常常親近主呼求主,深信你必能看見主的榮美及威儀,以致生命滿有主的能力,在世界面前作美好的見證。

 求主憐憫。願一切榮耀都歸與祂。

 

燭光

December 08-09, 2018
周力行牧師

盛夏之日,太陽高掛,
沒有人會想起燭光。
當電按鈕在旁,燈光垂手可得,
也沒有人會想起燭光。
在高貴的餐廳內,為營造暖和的氣氛,
燭光處處可見,不過也是可有可無。
嚴寒之夜,全區停電,黝黑一片,手電筒缺電,
一點小燭光,卻能把人帶進安穩,安全的世界。

一點燭光,旣不燿眼,也不暖身,
無聲,也無色,
不浮,也不誇;
只       幽幽地一點光芒,
把漆黑驅走。

有些人,不多言也不多語,
也從不引來艷羨目光,
他們
安安靜靜的,
就是
在你左右徘迴,
也不易讓你覺察他們。

在生命繽紛的日子沒有人會想到他們,
在歡笑的場合也不多見他們的踪影;
在生命的黢黑山谷之中,
他們卻是點點燭光,
趕絕了漆黑,化解了疑懼,
堅穩了信心,立定了盼望。

“你們是… 世上的光。”(太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