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t 02-03, 2021
李耀全牧師

列宣家親愛的弟兄姊妹:

終於,按著神的時間,經過了19個月,我們可親身回到教會裡敬拜了,這正是我們期待已久的!於此期間,我們一直不能確定究竟何時能恢復實體崇拜,但我們絕對想不到需要等待這麼長的時間。在2020年3月中旬由於疫情關係,令實體聚會被迫封鎖時,我們速決速策地將教會的五堂崇拜改為在線上舉行。當時我個人認為(根據我多年前在香港SARS非典期間的經驗)到2020年秋季,我們應可以回堂敬拜,可是卻不符所望。我也以為,或許到2021年春天,於大眾接種疫苗後,我們就可以回堂了,但卻是大失所望。當在年中政府宣布重啟四步驟時,我還以為到9月份第四期時已可以全面開放各就各位了。誰可預料到,現時本省每天感染新冠病毒的人數還會高達800人?然而,儘管如此,經過長期的禱告,在我們的審慎部署中,我們還是決定謹慎地在10月重新開放實體的敬拜。至終我們能得償所求了!

我在前一期的教牧心聲:“按祂時候(1):定時與適時”一文中,得出以下結論:從傳道書3章的上下文而看,我認為傳道書3:1的論點,可以理解為“凡事都有指定的時間(來自上帝),以及祂對每樣事情的適當時間,” 故此人也以應該相應地按照神的時間行事。簡而言之,在任何事情上,神都有祂指定的時間,並會在祂適當的時間成就(透過祂主權的安排調校)。讓我們回到經文,更深入地研究,並思想“按祂時候(2):生活的確定性和我們的回應”。

從第1-8 節我們看到神為每一個人和一切事情,在祂的旨意裡,都按照祂所指定的時間表發生,並且,各人也必須按著神所命定託付的,在合適和適切的時間向神交代(“適當的時間”)。傳道書,希伯來文為Koheleth(所羅門著)中列出的7對(14個對比)實況的描述,使用了一種稱為對句(merism)的文學修辭結構,用詩意的體裁手法,展示出一個完整性的概念。所羅門是要說明每個人在生活中的所有事情和活動,無論是建設性的還是破壞性的,包括對人、對物和事件的所有反應都發生在神所定的時間之中。這7對包括積極的和消極的實況,構成了生活中所有確定性的圖景。可作出以下總結:

1.生命的自然循環開始結束(2-3The natural cycle of life: beginning and end

一個人生命的開始和終結是人所無法控制的(2上),都發生在“祂的時間”中。同樣,栽種和連根拔起(2下),殺戮和醫治(3上),拆毀和建造(3下),所有提及的開始和結束都是生命週期的一部分,必然會發生。我認為重點不是在於這些行動的道德性或倫理性之上,而是這些現實情況的兩個極端會在生活中發生的確定性。就像生與死一樣,都是人生必然會發生的,需要我們去確認和接受。背後的信息是,他們都是神自己,在他的主權下所“任命”(指定)的。

2. 我們的自然回應:雙極的回應 (4-8) Human’s natural reactions

回應上述的生活情節,一般人對不同情景的自然反應,包括:哭泣與歡笑(4上)、哀慟與跳舞(4下)、分散與聚合(5上)、擁抱與拒抱(5下)、尋找與失落(6上),保留與丟棄(6下),撕裂與修補(7上),沉默與發聲(7下),愛護與恨惡(8上),最後,戰爭與和平(8下)。同樣,重點不是在於其道德性的反應(也不是否定其道德性的實質)、或是指對與錯,而在於是否“適當” 或“適時”(“適切時機”)[聖經新譯本] 。

我認為最能說明這一點的聖經例子,是大衛以及他與拔示巴所生的孩子死亡的事跡(撒下12:1-24)。當大衛看到他的孩子病重時,他禱告禁食,痛不欲生、拒絕慰問。但當他知道他孩子死了,他就去到聖殿裡敬拜,恢復了正常的生活。當他的僕人問他為什麼不繼續哭泣和悲痛時,他回答:“孩子還活著的時候,我禁食哭泣,因為我想:也許耶和華憐憫我,讓孩子可以活著。現在他死了,我為甚麼還要禁食呢?我還能使他回來嗎?我要到他那裡去,他卻不能回到我這裡來。” (22-23)。大衛在他孩子病重的時候懇切禱告祈求神蹟,但當孩子死了,他接受神的旨意(審判),停止了哀傷。大衛的表現和反應顯示出他承認及接受神的主權。在一切事上都有其適當的時間。

我不知道新冠病毒大流行的疫情將會如何,但我知道神在掌控一切,我會憑著信心行事,為著神的榮耀而行適時和適當的事。是的,按祂時候,祂使一切成為美好。讓我們敬拜祂!

(下期待續:按祂時候(3):人生的終極目的In His time 3: the ultimate purpose of life)

主僕,
李耀全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