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tober 18-19, 2014
李耀全牧師
一年一度的感恩節剛過去,但其實感恩該是全年每月每日每刻的事。從十個長大痲瘋得蒙主耶穌醫治的故事 (路17:11-19) ,我們被提醒不要像那九個忘恩的人,卻要向那回來感恩的人學習。這人回頭向主感恩,高聲讚美神和俯伏在主腳前謝恩。故此我們在感恩的事上首先不可忘記主的仁慈 (詩103:2),其次我們要將榮耀頌讚歸給祂,並以行為和行動來向主感恩。念恩、頌恩與報恩,即用行動回報主恩成為感恩緊扣的三環。
從這個故事我們看見一個曉得感恩的人是一個更蒙恩的人。九個忘恩的人只得著身體的醫治,但耶穌卻對那回來感恩的人說:「起來走吧!你的信救了你。」(路17:19) 這感恩的人不單得到身體的醫治,更因信心得到全人的醫治,包括身心靈的醫治。以前作為痲瘋病患者,他只能與其他九個同病相憐的人遠遠看見耶穌。如今因他蒙醫治後願感恩回報醫治他的主,他可以親近主,與祂相遇。故此我們千萬不要忘恩負義,失去主更大的祝福。「感謝神,因祂有說不盡的恩賜!」(林後9:15)
《密室》(The Hiding Place) 的作者嘉莉 (Corrie Ten Boom)曾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與她姐姐貝西(Betsie)在一所集中營裡過著艱苦的生活,住在又髒又多跳蚤的房間裡。有一天早上她們讀經讀到帖前五章十六至十八節「要常常喜樂,不住的禱告,凡事謝恩」時,貝西說要為一切感恩,包括那麼多的跳蚤感恩。嘉莉起初完全拒絕,後來卻順她姐姐的堅持。不久,她們竟能在她們住的地方舉行查經班,原因德軍因那裏跳蚤太多,不願前來查看!一首我們喜歡的聖詩《感謝神》如此說:「感謝神賜温暖春天,感謝神淒涼秋景;感謝神禱告蒙應允,感謝神未蒙垂聽;感謝神路旁有玫瑰,感謝神玫瑰有刺…」。著名的作者杏林子曾在《感謝玫瑰有刺》一書說她年少時總不明白這首詩的意義。後來她年紀稍長才感悟到她生命中的「刺」,激發她寫了許多勵志的書包括《生之歌》、《生之頌》等等。
所以我們感恩該是多方面的:
- 為所擁有的感恩:為我們在一般衣、食、住、行 (理所當然的) 感恩
- 為所得著的感恩:為成就、健康… 等感恩。
- 為所失去的感恩:為使我們痛苦的事因知道神總有祂更高的旨意而感恩。
若我們凡事感恩,不住的禱告,我們便能常常喜樂。我們沒有喜樂的心是否因為我們不願感恩或不知如何感恩?在感恩節的週末,我亦主持了親愛黃握謀弟兄的安息禮拜。回顧弟兄三十年悠長洗腎的年日中毫無怨言,並從不間斷地事奉神,傳福音和教主日學。他一息尚存,就是以神為樂!讓我們不單求主恩,更要賜恩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