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ly 11-12, 2015
陳宗遠傳道

讀包衡 (Richard Bauckham) 的《聖經中的自由》(香港:基道2010),感觸良多。

是的,在後現代思潮席捲下權威等同專制,有礙自由;順從等同強迫,有違理性;順從只是奴役,以保權位;宗教等同霸權,宰制人心;傳統道德只是權力結構,逐層壓迫;傳統道德只是訴諸人害怕受到懲罰;以神為基礎的道德,落伍且欠彈性。

結果世事無絕對,沒有單一的標準;唯一(!)真實的價值觀,是每個人為自己創造的價值觀;唯一真實的自由,是每個人擁有絕對的自決權,總留一著,可以脫離他人,去追求自由選擇的目標;唯一合情合理的道德,是多元的,可以讓社會任何人都可找到支持,而又毋須訴諸任何不是所有人都共同持守的信仰;唯一合情合理的道德,是應該並且必須將上帝排除在所有道德考量之外,以期尋求道德共識,並且聯合信與不信的人。

然而,這行得通嗎?這會否不但對現今的道德氣候給與背書(endorsement)?而且有「除此以外,還可怎樣」的口吻? 變相助長人的自我、慾望不住膨脹?變相鼓勵私利先行?個人絕對的自決權,會否變成偶像?其他一切,包括群體的好處、道德的善,是否都必須犧牲?當新創造的價值觀與舊有的相悖,又或者新創造的價值觀彼此相悖,如何是好?會否舊調重彈,訴諸權力結構?當我們要去批判現今的道德氣候,立足點何在?當道德不容上帝參與,信徒還憑什麼活出另類選擇?「談論」宗教的自由與「實踐」宗教的自由,會否逐漸消散?教會的使命,最後會否被顛覆了?

我們可以做什麼?首先,重拾順從的本義:不是出於勉強,不是出於奴役,更不是出於恐懼,而是出於愛 — 出於愛上帝,因而想上帝所想,以回應上帝的救恩。讓我們謹記詩四十8、約壹四18,以此為順從的本義。其次,重拾聖經的權威:誠然,有些原則,只適用於最初讀者的特定處境。然而,有些誡命,諸如聖潔、家庭婚姻價值 (一夫一妻、一男一女、一生一世)、社會公義,乃永久的道德原則。第三,重拾生活的榜樣:大家定必熟悉教會的使命。然而,我們的生命有否給與有力的見證、有力的支托、有力的薦書?我們會否在不同議題選擇沉默,視若無睹,甚至缺席?讓我們重拾以神為中心的生活、重拾道德勇氣、重拾道德榜樣。道德榜樣比道德模塑、辯論、勸說來得重要。

讓我們不但成為「愛‧回家」的一群,宣揚神愛,勸人悔改;也成為「愛‧延伸」的一群,將愛、聖潔、真光帶進社會;最終成為「愛‧得勝」的一群,立足真理,真愛同行,齊齊經歷神更新的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