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vember 7-8 2015
汪詠梅傳道

前一陣子我去一位團友家探訪,被問起如何來加國讀神學又到教會服事。我回答說,我從小英文學得很出色,大學和研究生讀的都是英文,所以有機會跟美國老師讀書、信主。因為信主和有好的英文基礎,我博士能夠轉讀基督教研究專業,並到Regent College訪學。當神呼召我全職去讀神學時,我自然而然地選擇了Regent。多年學英文、教英文的經驗又在我學希伯來文和希臘文時給了我很大的幫助,讓我最終選擇了讀聖經語言專業,今天在教會的講壇服事。我說,神就像一位聰明的工匠,將我們過去經歷的點點滴滴都利用起來,用於他的事工。

在最近一次的講道中,我以使徒保羅和讚美詩“奇異恩典”的作者約翰•牛頓為例,看到神對他們同樣的恩典。保羅是一位猶太人,天生是羅馬公民,接受了最嚴緊的律法教育。信主之前的他“熱心侍奉神”,“極力逼迫、殘害神的教會。…為[他]祖宗的遺傳大發熱心。”信主之後,他生命中曾經與神為敵的東西統統為神所用。因為他恪守摩西律法,清楚地知道人不能因行律法稱義,神藉他的口啟示因信稱義的真理。神使用他從前對神的熱心,讓他在猶太人和外邦人中傳福音,“為我主耶穌基督的名不顧性命”。神也藉他羅馬公民的身份,保守他一次次免遭猶太人的謀害,並得以上訴凱撒,借此將福音傳到羅馬。

約翰•牛頓曾經是一名放蕩不羈、無惡不作的水手,在非洲淪為黑人的奴隸,後來自己成為奴隸販子,做了一艘販奴船的船長。神藉一次海上風暴,讓他歸信耶穌基督,並成為英國聖公會的牧師、福音派佈道家。更令人驚奇的是,神利用他為奴、販奴的經歷,讓他成為英國廢奴運動的領袖。在人生的後40年,約翰•牛頓堅定不移地支持政治家威伯福斯推行廢奴運動,自己也在議會見證奴隸貿易的非人道,最終在有生之年看到奴隸貿易制度在英國的廢除。在八十二歲退休的時候,約翰•牛頓說:“我的記憶力已經衰退了,但我記得兩件事,那就是,我是大罪人,基督是大救主。”他為自己撰寫的墓誌銘是:“生長英倫,離經叛道,罪惡沉淪,放逐非洲,身經大劫,蒙主恩佑,履險如夷,且膺聖職,年八十三,辭世安息。”
願一切的頌讚、榮耀都歸與我們的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