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崇拜

平安夜崇拜 2024 Christmas Eve Service 2024
您可以訂閱我們列宣家的youtube頻道,方便跟進我們最新影片。
教牧心聲
教牧心聲 2025.10.04/05
周力行牧師
禱告的心靈
信徒的低聲禱語,有如晨光下的露珠,和諧深沉。你我曾在清晨,或夜色中,將未說的重擔、未盡的盼望傾訴於神;曾於人聲鼎沸裡輕閉雙目,把一切推託於天的慈愛。
衛斯理的足跡,印在十八世紀的英國大地,激起屬靈的洪流。仰望他的身影,彷彿看見星辰,在歷史的夜空中為我們指引禱告生命的方向。
衛斯理視禱告為得神恩典的主要途徑(Means of Grace)。他日復一日,在晨曦初現時進入祈禱室花長時間親近主,這非僅是屬靈紀律,更是領受生命能力的起點。他甚至為循道宗信徒訂下每日禱告、查經的時間表,使個人與群體禱告成為教會復興的基石。對衛斯理而言,禱告是愛神、愛人的具體回應;他撰寫禱文、主題式禱告、靈修詩歌,進而帶領教會走向神聖而活潑的禱告生活。
在英國寒冷的清晨,衛斯理總是在四點起身,進入那間簡樸卻神同在的祈禱室。他一天的事奉,從兩小時的禱告與讀經開始。他看重「零星無間斷」的禱告,學效保羅的「不住地禱告」;認為禱告是屬靈呼吸,是人與神生命連結的漸進且不懈的操練。有同工曾寫道:「我見他自內室走出,臉上帶著寧靜與榮光。」這光不是裝飾,而是內裏生命經過無數清晨與夜間的禱告淬鍊後的自然流露。
他在1736 年服侍美洲時,遇見海上的暴風,親見莫拉維亞弟兄在災難時刻安然禱告、讚美神。對比船員的恐懼與喧嘩,那份寧靜的信心,深深地印在衛斯理心底 ── 他開始體認到「信心與禱告」的密不可分,也開始自問:自己的信仰何以未能有如此確據?他後來在日記中記錄:「我內心已信靠基督,僅僅信靠祂使我得救。」這就是那有名的「奧爾德斯蓋特心靈被熾熱溫暖」的經歷 (在倫敦奧爾德斯蓋特街Aldersgate Street 的一次禱告與查經聚會中,生命被徹底更新的事件),有力見證禱告帶來的生命轉化。
於清晨到來以前,傳來衛斯理的腳步聲,他俯伏於神面前,用晨曦與日暮編織愛的對話。他說:「祈禱如同呼吸,是心靈最自然的運作。沒有誰能因過多呼吸而疲憊,也沒有人會因禱告太多而厭倦。」往昔風浪裡,他見到莫拉維亞人的歌聲,於災難中穩若磐石。他深知信心原是火焰被苦難加溫,禱告是愛心經歲月煎熬。「我心已信靠基督,祂已挪去我一切的罪,甚至有我這般卑微的失敗者。」── 這溫熱的心聲,自奧爾德斯蓋特街流向千百條街巷,成就一個世紀的復興。夜深之時,衛斯理寫道:「當我極不情願地走進奧爾德斯蓋特的聚會,聽見有人朗讀路德《羅馬書序言》。就在那『約九時一刻』,當他描述基督藉信心在心裡作工時,我感覺我的心莫名其妙地被溫柔熾熱的力量觸動。我知道我信靠基督,單單信靠祂得著救恩,神也賜給我確據:我的罪,甚至我的罪,已被祂除去。」這一刻,基督作工於衛斯理心底,使他脫離了昔日的無力、自責和信仰的困頓,迎來了內心的重生與勇氣。
衛斯理撰寫了眾多禱文、日曆式禱告主題,將禱告融合於信仰群體的每日實踐。他認為禱告不可隨意、草率,需與神的話語結合,帶著認罪、感恩、代求、順服的心,進行全人的與神對話。他組織小組、班會(class meeting),讓信徒彼此守望,集體操練禱告,使教會成為活水湧流的群體。
衛斯理不單重視個人禱告,更領導大規模禱告會,例如1742 年在倫敦首度舉行的守夜祈禱(Watch Night Service),鼓勵信徒一同守夜禱告、領受神恩。他在日記中寫道,這種振奮人心的禱告集會,徹底改變了許多人的生命,也成為教會復興運動的核心。
禱告不是宗教生活的裝飾品,也非偶一為之的善舉。 禱告,是神賜我們在枯竭、困倦、疑惑、悲傷時重遇祂的橋樑。衛斯理曾說:「祂願意賜福,但我們當開口求——且讓求告成為我們的習慣。」 這世界將你我捲入千絲萬縷的思慮與重擔,但禱告是愛的呼吸、是信
心的雙翼、是盼望的泉源。
「禱告,是靈魂的呼吸,是愛的語言,是得着神恩典的渠道。」
願禱告的生命在你心中燃起愛與聖潔的火焰,直到祂再來的日子。
